1、第3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是太平天国发布的,针对的是清政府;而“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则说明讨粤匪檄是清政府发布的,针对的是太平天国,故对立双方是
2、太平天国和清政府,故D项正确,排除B项。“胡虏”指清政府,排除A项;双方的分歧并不在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排除C项。2(2019山东枣庄高二期末)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最直接的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是最能反映农民要求的,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于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要求产品上交国库,基本是空想,不符合农民要求,故B
3、项错误;奖励技术发明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C项错误;开设新式学堂是资政新篇的内容,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D项错误。3(2019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材料中的军事行动()A震摄了清廷心脏地区 B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进逼天津”“咸丰帝”等信息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北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北伐运动震慑
4、了清廷的心脏地带,A项正确。此次军事行动所处时代为太平天国时期,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而非帝国主义,排除C项;此次北伐运动失败,排除D项。4(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二期末)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洪秀全的目标是与清朝平分天下B太平天国运动缺乏进步性C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的农民运动D农民阶级不能使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洪秀全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即洪秀全真正想建立的是新的封建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的农民运动
5、,故C项正确,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B、D两项错误。5(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无实施的可能),但它的提出终究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的不同角落。”该“纲领”的提出()A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B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觉醒C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D损害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可知这一纲领是资政新篇,其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6、A项正确。B项表述绝对,排除;资政新篇未解决土地问题,未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排除C项;这一纲领并未实施,因此不存在损害农民阶级利益之说,排除D项。6(2019江苏扬州高二期末)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许多人把革命派视为洪水猛兽,而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这表明()A同盟会的影响与日俱增B武装起义得到全民支持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清政府统治如大厦将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革命派逐渐认可,反映出清政府越来越不得人心,故D项正确。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中“全民
7、支持”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7(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项。湖北革命军公告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
8、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项;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项。8(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A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C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D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表明当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的群
9、众,容不得听到革命失败的消息,认为是报刊编者故意所为,为表达坚信革命同时对不利消息的抵触捣毁报社,表明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B项错误;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实事求是的报道战斗胜利或失败,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新闻是否造假,排除D项。9(2019安徽合肥调研)以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这些规定()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 B实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C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体现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10、答案D解析根据“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规定体现出分权与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照搬美国政治体制,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B项“实现了”表述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项错误。10(2020吉林省延边市二中入学考试)1927年10月,国民党在纪念辛亥革命宣传中提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一态度旨在(
11、)A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B突出辛亥革命反帝的内涵C有意淡化民生主义的宣传D委婉承认辛亥革命的失败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突出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故B项正确。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味着国共合作的失败,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民生主义不是有意淡化,故C项错误;材料是肯定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11(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诚然辛亥革命没有能够走到底,诚然革命后的共和时代瞬息夭折,现代化的进程受到影响,(但是)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带来了巨变,创造了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和良好契机。由此可言,它不只是打落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这一评论意在
12、强调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B建立了真正民主共和政体C唤醒了人民群众革命热情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它不只是打落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可见评论认为中华民族振兴希望之路是辛亥革命开辟的,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中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其更强调辛亥革命对民族复兴的作用,排除D项。12(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
13、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辛亥革命时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可知,此时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挽救社会危机与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反映的民族意识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故排除;“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并不是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淫威,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
14、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人从此尝到了“弱国无外交”“落后会挨打”的滋味,并蒙受耻辱长达155年。静海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材料二160年前,在中国东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展示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
15、建筑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规划。材料三2011年,桂平市举行纪念金田起义160周年座谈会。来自自治区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前往金田起义遗址进行考察和调研。金田起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金田这场“大起义”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这个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两个纲领的主旨各是什么?能否实现?为什么?(3)材料三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哪一角度评价金田起义的?你是如何看待的?答案(1)关系: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搜刮,激化了阶级矛盾
16、,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2)主旨: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的主旨是发展资本主义。不能。因为绝对平均主义是空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落实;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3)角度:全球史观的角度(或者亚洲民族民主运动角度)。看法: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也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解析第(1)问,根据两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角度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围绕材料二内容分析即可。第二小问,首先要判断,即不能,再结合
17、相关史实(注意从农民阶级局限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角度)展开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材料“认为金田这场大起义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这场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从反侵略反封建和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来作答。14(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
18、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中国百年宪政之路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走上探索宪政之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师夷长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2)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师夷长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一“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可知,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第(2)问,从社会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