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43MB ,
资源ID:22674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67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布》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布》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认为圣贤施教,当“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并且应该坚持一定的标准,“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这一思想体现了A.孟子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 B.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C.先秦时大兴教化的重要意义 D.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韩非子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故法莫如显”,“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据此可知,韩非子主张A.立法公开 B.坚持司法独立 C.执法平等 D.加强中央集权3.据汉书记载:“(张)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

3、尉史,平亭疑法。”东汉章帝时的何敞,“及举冤狱,以春秋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体系的完善 B.司法成为专制统治工具C.儒学地位的提升 D.“德主刑辅”理念的形成唐朝“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讲论儒、道、释三教”,到了宋时此类的辩论更是经常举行,甚至出现了“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的现象。这体现出A.中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二教融合趋势的加强C.儒学复兴运动遭到巨大挫折 D.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5,王阳明承袭佛道的体用不二观(本体与物象间统一),又批评其“失之虚罔

4、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者”,有力挞伐了佛道的体用剖二的现象,进而颂扬良知之学的体用一如,明体达用。据此可知,王阳明这一思想A.摆脱了佛道对儒学思想的影响 B.践行了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C.强调了“心”乃宇宙万物的本源 D.倡导应在社会实践中“致良知”6.清初思想家颜元反对死读书,认为那是“画鬼”,是把人变为“武士农夫所笑的”“弱人、病人、无用之人”;讽刺理学家是“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究之莫道无能,其实一无知也”的蛀虫;他要人们“生存一日,当为生民办事一日”。这一观点A.反映了工商业者的经济诉求 B.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D.肯定了人私

5、欲的正当性7.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就是典型的“观物比德”的产物,把对天体和天象的认识用于道德说教和人事方面,例如把“松柏后凋”“北斗拱极”归结为人的道德修养。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A.缺乏实用性 B.重视研究者的道德修养C.研究神秘化 D.具有政治工具化的倾向8.两晋时期文人纷纷逃避现实,寄情山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因此这一时期的书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著名的代表作有兰亭集序伯远帖等。众多书法名家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异彩纷呈,比如王羲之的妍和之态,王献之的英俊之势,都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书法表现。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解读合理的是A.受到两晋时期政治局势的影响 B

6、.促进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C.使古代书法艺术进人自发阶段 D.推动了汉字完整体系的形成9.下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九珠峰翠图,此图以朋友杨维祯寓居的九峰山为背景,画中山石以披麻皴法为主,长短兼施,先淡墨勾皴,再用浓墨逐层醒皴,山石、树木皆加螺青染色,用笔雄健沉着,笔调变化丰富,将山石点染得苍莽秀逸。由此可知,此画A.作画状物上形神兼备 B.展现兼济苍生的情怀C.继承了风俗画的画法 D.注重神韵意趣的描绘10.京剧三结义讲述了关羽因蒲州恶霸熊虎勾结县令强占民女张鸾姣,心怀不平,在公堂上杀死熊虎及县令逃走,后经观音点化清泉为关羽洗面,之后又与志趣相投的张飞和刘备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三结义将民间传说

7、融入其中,呈现出民间传说与经典相整合的艺术特征。材料可用于说明A.戏剧艺术的雅俗共赏特征 B.文艺发展的世俗化趋势C.戏剧表演形式的承续创新 D.清代思想专制逐渐加强11.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鸦片泛滥使白银流向国外,提出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鸦片泛滥以后,林则徐亲往湖北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铺户的艰难处境,迅速得出鸦片输人独占市场破坏商业经济的结论。林则徐的这些禁毒思想反映了其A.维护民族利益的坚定决心 B.主张发展近代民族工业C.坚持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D.学习西方探求御侮之道12.有学者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不同于近代其他

8、变革思想局限在认识上成为“批判的武器”,而在其指导下的洋务运动所奠定的中国近代化的工业基础,虽然不完备,但这却是近代民主革命历程中实实在在的“武器的批判”。该学者意在强调“中体西用”思想A.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C.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D.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13.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出版,给了当时的中国人当头棒喝。天演淘汰、适者生存的观点成为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切革命派的重要精神食粮,激励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推动了甲午战后几代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奋斗。严复的进化论思想A.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C.利于推动近代中

9、国思想解放 D.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14.上表中人物言论的共同特征是A.建立君民共主的政治体制 B.在东西文化冲突下的思想理性化C.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D.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15.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欢迎会的演说时指出:“欧美各国二百余年以来到现在全国的权力,都操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只有少数人享幸福,大多数人还是痛苦。大多数人不甘受这种痛苦,所以现在才有经济革命。”据此可知,孙中山旨在A.主张实行社会革命以保障民生 B.倡导提高国民民权意识C.阐述西方社会冲突有其必然性 D.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发展16.辛亥革命后,尽管资产阶级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10、护国战争”,但终未真正解决民族危机。为此高一涵在非君师主义中反思道:“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的,不是以共和思想争来的,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尚未退位。”据此可知,高一涵意在说明A.资产阶级革命无法挽救民族危机 B.民主共和制已不适应局势发展C.媒体舆论对国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D.在中国进行思想革命的必要性17.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造国民性的格言,如“曰勤”“曰俭”“曰廉”“曰洁”“曰诚”“曰信”;李大钊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提出“依吾儒忠恕之道”。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A.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B.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西学C.仍受到封建儒家思想的严重束缚 D.批判

11、传统但不打倒传统18.五四运动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引进的西学虽然同封建文化作了斗争,但“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却,失了灵魂”。因此李大钊指出:“由今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于是,人们期待并呼唤着能克服这两种文化弊端又兼有两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材料揭示了A.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必然性C.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走向融合1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开篇就指出:“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

12、入闷葫芦里了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这说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意在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方向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20.1988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时指出:“我们是在一个贫穷的大国里进行改革的,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上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这表明邓小平A.对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有科学的认识 B.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目标 D.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1.江泽民同志指出,学

13、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加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从严治党,对党员严格要求、管理、监督;每个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时时自我对照,自我剖析,使自己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共产党员。这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拨正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航向 B.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C.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D.明确了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22.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

14、化、分化战略图谋,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去占领,就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A.应始终坚持“百花齐放”方针 B.要坚持文化发展的“二为”方向C.应不断加强文艺的现实功能 D.要根除文艺建设的“左”倾路线2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认为,“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考虑到中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将会对美国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美国“正在尽最大的力量对付这种情况。”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A.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 B.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实践了“人

15、才强国”的战略2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是成就辉煌的根本保证B.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成功的关键C.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实现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D.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25.下图反映了19932015年我国公派留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实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飞速提升 B.推动了新时期义务教育的普及

16、C.印证了我国积极融人全球化浪潮 D.改变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孔子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出身贫寒,例如颜回,论语雍也记载说颜回居住在“陋巷”,只靠一碗饭、一瓢水维持生活;又比如仲弓,他的父亲很贫因,家里连一小块地也没有;另外还有子路等人也都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收他们为弟子。摘编自陈顺珍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材料二汉武帝兴办官学,但并未使私学停止,相反,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发展。许多硕学名儒,在未从政或任博士之前,一直从事私人

17、教学,还有一些已经为官者仍然从事收徒教学之事。汉代私人教学从形式上分为“蒙学”或“精舍”(或称精庐)两种。蒙学即童蒙的地方,也就是启蒙教育。精舍是私人专门建立的教学基地,由当时的经师大儒创办,这种私学兴起于西汉,到东汉时特别兴盛,其普及程度在古代史上空前。精舍的学生都比较多,少则百十人,多则千人以上。摘编自曹新洲汉代社会教育材料三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播的结合,是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实现的,为了“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成为儒学发展的关键,因而理学自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师道。重视通过教育讲学在民间传道。而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倡导的自由讲学,为朱熹、吕祖谦等人的学术辩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南宋时期书院

18、重视道德完善与人格教育,理学家制定了书院学规,如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正已、修身,而非追求功名利禄。理学家的“弘教化”和“广设庠序之教”,使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是可以“正以民心”,以达太平盛世之目的,于是官府大力支持书院建设,并逐渐将其纳入官办学校系统。摘编自王晓龙宋代书院教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与书院教育的关系。(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明代嘉靖到清代中叶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

19、繁盛期,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传播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民间书坊,并成为小说的重要传播媒介。传播模式由人际传播的讲说转为以印刷物为主的大众传播,传播的途径从借阅、传抄逐渐转为商品流通,各种形式的版本层现迭出。传播接受者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群组成,尤其是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接受者即评点家,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从传播效果来看,既有文学的传播,接受如创作续书、改编戏曲等,也有应用的接受和海外的传播。统治者虽不断下令对小说加以禁毁,但无法阻止小说传播的强劲势头。所有这一切,都使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摘编自王平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围绕明清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提出自己的

20、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董仲舒从“天人合类”的逻辑推导出发,洋细地论证了“三纲五常”是怎样由“天道”演变为“人道”的道德来源。通过以“天道”释“人道”、以阴阳定尊卑、以五行说人伦,董仲舒不仅将封建社会道德神秘化,而且还赋予了封建社会道德以神圣的权威性。摘编自邹顺康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评析材料二康有为认为“三纲五常”乃“中国之大教”,并认为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纲常伦理。他认为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

21、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大者所管属。”摘编自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自曲平等的观念取代臣服尊长的意识”,这是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然而面对尚未彻底破除的君权至上观念,以及一系列张勋复辟、康有为尊崇孔教的闹剧,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并未受到经济和政治变革的触动,尊孔尚儒仍是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化身。为此陈独秀撰文称:“今所讨论者非但孔教可否定人宪法问题,乃孔教是否适宜于国民教育精神之根本问题。”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看来,要实现国民思想“最后之觉悟”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动一场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运动。摘编自邵常岁新文化运

22、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三纲五常”学说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维护传统“三纲五常”学说的出发点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思想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反帝始终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在实践中却一直不得不对列强委曲求全,对于列强获得的一系列特权,他早期也予以默认。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巩固共和主义事业,使本民族获得他族的平等对待。遗憾

23、的是,素以“民主”“共和”标榜的西方列强,对于孙中山的事业一直保持冷漠,有时甚至是敌视。在1923年“关余”事件中,列强甚至采用武力威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这使他无比绝望和愤怒。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断然抛弃了从前的温和民族主义对外政策,走上了激进民族主义之路,最终找到了国际上真正“平等待我”之民族苏俄,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思想转变,也可以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摘编自高艳萍略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材料二毛泽东不仅仅从民族实体的层面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传统民族观,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民族共同意识”也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在新中国成立

24、以前,毛泽东始终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的理念,而到了建国后特别是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召开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毛泽东由起初接受中苏合作转变为后来坚决反对将苏联共产党的决议绝对化和普遍化,提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强调了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此后在处理中美建交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也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原则,对于处理现今所遇到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内民族问题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摘编自刘晓龙试论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超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启示。(4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