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5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B.无污染原则和系统学手段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解析: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答案:D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B.我国
2、南方的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主要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恢复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解析: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故运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答案:B3.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
3、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如果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往往某一个物种的消失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甚至使生态系统崩溃。答案:B4.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工程学原理解析:所选用的树种必须是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适应当地环境的,而且要尽量增加树木种类。答案:B5.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C.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D.以单
4、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解析:单一种群的生态系统极不稳定,无法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答案:D6.一个现代牧场的建设不仅要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合理搭配,还要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计算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做法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牧场内种植多种牧草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而“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计算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考虑的是环境承载力,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B7.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C.禁止燃烧含硫燃料D.进行废弃
5、物的资源利用解析:含硫的燃料只要注意处理,避免污染的产生,同样可以使用。答案:C8.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没有充分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B9.下列措施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解析: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极端恶
6、劣,甚至有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植被难以恢复而农作物更难以生长,开发农田,收效难以保证,不适合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答案:D10.“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是多方面的。答案:A11.下列结构示意图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解析:A是集中式,B、C是环式,D是分布式。分布式的可靠性比集中式和环式要高,即分布式能更好地体现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答
7、案:D12.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解析:引进外来物种不能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状态;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不能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答案:D13.下列措施与生态工程的原理不符合的是()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
8、者的能量C.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利于森林的发展;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可以通过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土壤就会变贫瘠,影响可持续发展;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可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答案:C1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解析:生态农业要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是简单地
9、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而是要综合考虑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生态农业虽然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但不能完全脱离人的控制与管理;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低投入和高产出。答案:B15.下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解析:任何生态系统都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再生,只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答案:C1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往往造成生态
10、环境的破坏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A.B.C.D.解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注意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能耗多,产出少。答案:D17.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B.水产养殖业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营养级高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度放牧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草)”的措施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鱼类越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答案:B18.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在鄱阳湖区围湖造田开垦山地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11、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适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在繁殖季节捕捞成鱼A.B.C.D.解析:围湖造田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开垦山地破坏了山地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山地荒漠化加重;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适时适量地、有计划地利用,既要获得最大利用量,又不影响生物资源的恢复再生。答案:D1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解析: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不单纯是环境保
12、护,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答案:D20.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叙述合理的是()A.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引进能够防风固沙的树种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解析: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A项错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植
13、被恢复工程等,B项错误;矿山开发形成大量岩质陡边坡及矿渣废弃地,边坡的不稳定性导致许多不良地质灾害,如地表塌陷等,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8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模式: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下页左上图为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式依据的主要原理是,该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在营养结构上具有的特点。(3)蚕粪等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形成了,被植物利用。(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5)该系统能体现系
14、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吗?,请简要说明:。解析: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遵循的主要原理是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达到动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答案:(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产者、分解者(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3)分解者无机物(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5)能系统中的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一种优化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能量、物质、信息的转换和流通达到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22.(16分)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
15、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甘蔗,需要的工具酶是。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技术。(2)若要将转基因成功的甘蔗细胞快速应用到生产中,可通过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母猪注射,做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期,与经过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4)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答两项)。解析:(1)转基因技术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如要检验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
16、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2)植物组织培养能大量快速繁殖脱毒苗,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要让良种母猪超数排卵需注射促性腺激素,冲卵后将卵母细胞培养至M中期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4)该桑基鱼塘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分子杂交(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促性腺激素M中获能(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任选两点即可)23.(12分)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
17、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是(至少答两个)等。(2)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利用微生物A所产生的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成发酵所需的葡萄糖。若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A,应采用具有选择功能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3)为了提高植物秸秆的利用率,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对微生物A进行改造,其基本方法是先用同时切割和,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上述切割产物连接,构成并将其导入受体菌中。答案:(1)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
18、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纤维素(3)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目的基因载体基因表达载体24.(14分)下图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问题。(1)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2)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优于的原因是。(3)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4)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口恶英会诱发基因突变,
19、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5)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应在的土壤中寻找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从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土壤中分离出这类微生物,需使用培养基。若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降解塑料的基因导入某些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则土壤中的塑料有望得到较快降解,该技术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使用到的酶有。解析:(1)施用的有机肥料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分解生成无机物(CO2和无机盐),CO2和无机盐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的处理,既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又减少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4)正常
20、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正常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癌细胞。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口恶英属于化学致癌因子。(5)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将其体内控制分解塑料的基因分离出来,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某些土壤微生物体内,可得到能大量降解塑料的微生物,从而解除塑料带来的污染。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过程中所用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答案:(1)CO2和无机盐(2)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3)自我调节(自我净化)(4)原癌基因和抑癌(5)分解者富含塑料垃圾选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