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山东某校高一学生集体去参观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3.“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不能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 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5.“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
3、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6.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家长制、祖先素拜、集体主义取向的形成和巩固,都远在皇帝二字出现前。皇帝制度的出现,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秦始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表明( )A.皇帝制出现具有必然性 B.皇帝制出现具有偶然性c.皇位世袭并且至高无上 D.皇帝制是集体价值取向产物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8.蔡伦被当今
4、世人列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认为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 B制造地动仪C发明活字印刷术 D改进造纸术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10.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11.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5、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12.宋人尹源说:“弱口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依据所学知识,“口”所指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14.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 )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 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展c.科举成为进身高官重要途
6、径 D.选官制度日益完善15.“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16.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封建国家陷人危机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分裂走向统一17.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这种状况( )A.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 B.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D.改变了汉族人民的地
7、位18.宋代历朝皇帝不仅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 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19.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0.“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下列中华文明对近代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四大发明
8、 B.汉字和绘画 C.唐诗和宋词 D.京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 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 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几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概括其趋势。(1
9、0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元脱脱等宋史北宋时南方粮食的亩产量高过北方,有“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數倍”的说法。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梁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了什么?分析中国古代
10、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10分)20202021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山东某校高一学生集体去参观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故B项正确。答案:B2. 斯塔夫
11、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解析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B正确:A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妇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故选:B.3.“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不能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12、 )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 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解析:据题干材料“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故选B项。答案:B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义、信”都属于儒家思想的内涵;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法家思想
13、的核心是“以法治国”。故选B项。5.“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B秦朝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为后世的封建王朝所沿用和完善,故选B项;A、D两项并非秦朝的特例,故排除;修筑万里长城是秦暴政的表现,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内涵,故排除C项。6.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家长制、祖先素拜、集体主义取向的形成和巩固,都远在皇帝二字出现前。皇帝制度的出现,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中华文明演进
14、的必然结果,秦始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表明( )A.皇帝制出现具有必然性 B.皇帝制出现具有偶然性c.皇位世袭并且至高无上 D.皇帝制是集体价值取向产物答案 A解析:材料认为皇帝制度并不是秦始皇个人创立的,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秦始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答案:B8.蔡伦被当今世人列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认为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 B制造地动仪C发明
15、活字印刷术 D改进造纸术答案:D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答案:.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政局动荡,战火连绵。因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发展。民族在冲突与和平交往中逐步走向交融,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确答案为D项。10.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
16、历史发展潮流答案:D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故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11.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答案.B 根据题干内容“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故选B项。12.宋人尹源说:“弱口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依据所学知识,“口”所指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
17、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C 宋朝人尹源对历史的评论中,涉及“诸侯”,秦朝和宋朝不存在诸侯威胁中央政权统治的情况,A、D两项排除;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通过景帝和武帝不断削弱诸侯势力,解除了诸侯对政府的威胁,因此也不符合材料意思,B 项排除;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实力不断扩大,不受中央节制,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唐朝的统治,这种局面维持了100多年。因此,材料中的“诸侯”其实是指唐朝的“藩镇”,正确答案为C项。1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答案:.A 设置多
18、个宰相是为 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并不是完善中央集权,也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君主专制时代是不存在扩大民主权利的,故选A项。14.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 )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展c.科举成为进身高官重要途径D.选官制度日益完善解析C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这说明科举成为进身高官的重要途径,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庶族地主地位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内容,A、B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科学出身的幸相的比重变化,并未体现选官制度的变化。P选项错误。故
19、选C15.“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答案:.C材料说明了宋朝政治制度的一个特征是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治制度强化分化事权即分权制约,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6.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封建国家陷人危机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分裂走向统一答案:D 960- 1368年,中国先后经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以及元朝大一统三
20、个历史阶段,因此,从宋到元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故答案为D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是明清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夏商周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17.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这种状况( )A.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 B.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D.改变了汉族人民的地位答案; A蒙古统治者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借用汉族传统文化,探讨治国理政的方略,这加快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故A项正确; 蒙古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有
21、利于推动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忽必烈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蒙古族的进步,故C项错误;蒙古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统治者任用个别汉族知识分子,并不能改变汉族整体上受歧视的地位,故D项错误。18.宋代历朝皇帝不仅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答案: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这一切使得两宋时期读书蔚然成风,故B项正确。19.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
22、如此。这反映了宋代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市”指商业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商业发展到新高度,其中之一就是表现在市上,从唐代的“市”“坊”(坊指居住区)分离,且“市”有时间限制,到宋代“市”“坊”合一,且有夜市,故材料中“早市”“夜市”等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本题答案选C项。20.“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下列中华文明对近代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四大发明B.汉字和绘画C.唐诗和宋词D.京剧答案:A B、C、
23、D三项对西方文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深刻;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最为深刻,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 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一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 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10
2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几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概括其趋势。(10 分)21.答案(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至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本质问题: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10分)(2)变化:秦朝,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使其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二府三司,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8分)趋势: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2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将其历程划分为汉代、晋至唐、宋代、元明清四个阶段进行概括,并分析出其本质。第(2)问,结合三个时期丞相的
25、具体职责,回答君权、相权的变化;从君权和相权的消长上概括出其趋势。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元脱脱等宋史北宋时南方粮食的亩产量高过北方,有“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數倍”的说法。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 史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梁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斯塔
26、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了什么?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10分)答案 (1)说明:南方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2分)主要原因:江南地区优越频繁,相对稳定。北方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重视发展。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的繁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任选4点8分)(3)表现:(时间、空问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