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呈现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按劳分配为主体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4.兼顾效率与公平,2012年T10单选2013年T35简析2015年T8单选2016年T9单选2011年T10单选,1.从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高频考点有:实现公平的制度措施;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2从命题形式上看,本课政策性较强,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态度、价值观的取向。以选择题为主,而且命题形式出现许多新变化,图示题、图表题等新命题形式被广泛采用。主观题涉及较少。3预测及指导:结合我国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公平的新举措、新
2、观点,分析我国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重大举措(社会低保标准的提高、社会保险全覆盖、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等等),分析其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及意义。知识整合夯基固本思维导图考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知识梳理1.生产决定分配,_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实行_、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_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_地位。3基本内容和要求:在_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向社会提供
3、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_,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5作用:有利于促进_的发展(体现了效率),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易错归纳1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正解: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2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正解:私营、外资企业里的工资收入不是。3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
4、配收入。()正解:(1)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2)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是正确的。(3)但是,劳动收入未必都是按劳分配收入,例如,个体劳动收入,私营或者外资企业劳动者按照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等,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4)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难点突破】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现
5、阶段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制度,这是现阶段我国坚持此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2)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图解我国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按劳分配(1)这里的分配是狭义的分配,其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范围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不包括生产资料。(2)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以劳动者向社会
6、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因而不同公有制企业职工的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的报酬。(4)正确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构来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构成来看,虽然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的比重。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来看,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
7、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并非只有按劳分配,还包括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典例精讲(2017扬州模拟)“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里的“客观条件”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经济成分中的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特定的语言环境卫背景,主要考查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引文的分析理解。【试题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现阶段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8、,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决定,故为C项。【答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限制性定语“客观条件”,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容易误选,却不知道该选项虽然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C对点训练1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联系在一起的考点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梳理1.内涵: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_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
9、理等。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_、知识、_、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易错归纳1国家保护劳动收入,不保护非劳动收入。()正解:无论是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都受国家的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管理、土地、信息等要素分配。2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可以促进效率提高,但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两极分化。()正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
10、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进行调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法化。这就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导致两极分化。【重难点突破】主要形式含义(表现)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
11、交易收入等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让金等)典例精讲(2017徐州期中调研)2016年全国各地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1 820元,天津月最低工资标准1 680元,山东月最低工资标准1 500元。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社会分配方式不同国家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国家依法
12、维护劳动者权益政府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各地上调工资标准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排除。此题强调维护公平的措施,与分配制度无关,排除。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最低工资是初次分配维护公平的措施,故正确。【答题分析】考生在作答时容易误选,却不知道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答案】D对点训练1(改编)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有人称微经济
13、时代到来),但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且贵,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利润下滑等问题。可见,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 A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 B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让民间投资充分涌现 D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带动作用2(改编)民营经济发展经常遭遇“玻璃门”现象。表面上看法律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也完全可以进入,一切是晶莹剔透、畅通无阻的;但当企业真正进入时会撞到“玻璃门”上,轻的就退了回来,重的可能头破血流。“玻璃门”现象表明的经济现象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远未真正形成 B政府应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
14、C民营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 D民营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做到守法经营3(2017盐城模拟)小李收到的A公司的现金分红通知中说:“税前每10股派发红利5.3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小李作为A公司的债权人享有分红的权利小李的红利收入纳税应依据超额累进税率红利属于小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派发红利的A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A B C D考点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梳理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_。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_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_关系,实现经济发展、_。3如何实现
15、社会公平:(1)坚持和完善_为主体、_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_保证。(2)保证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_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_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_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_,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易错归纳1按劳分配体现公
16、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不利于社会公平。()正解:(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体现了效率的要求。由于人们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求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正解:二者有着根本区别。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平均主义抹煞了
17、劳动差别和收入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的原则,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重难点突破】1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收入差距的表现国家宏观政策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统筹区域发展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18、2)与公平背道而驰的两种分配不公: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3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3)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4实现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知识角度具体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
19、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发挥财政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5.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
20、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典例精讲(原创)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
21、急处置预案,要求债务本息偿还问题较为严重的地方实行财政重整计划,但必须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一预案()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促进财政收支平衡为根本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的优越性有助于优化收入再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意在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公平、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分析】题意强调债务严重的地方要实行财政重整计划(即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促进财政资源合理配置),但必须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体现了我国的财政资源分配要注
22、重社会公平,维护人民权益(这样做显然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故符合题意。国家财政政策并不会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为根本目的(一般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维护人民权益为目的),故不选。财政重整计划不等于紧缩财政支出,故与题意不符。【答题分析】作答时本题容易误选,却不知该选项虽然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答案】C对点训练1(2017苏北四市期中调研)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社会各界有关“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欲解决漫画中的“握手难”问题,你的合理建议是()第1题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缩小收入差距免征企业职工个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健全社会保
23、障制度,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初次分配比重 A B C D2(原创)根据下表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有()2016年我国6省(市)最低工资变化表(单位:元人民币) 地区年份 上海江苏河北辽宁重庆海南201520201630148013001250127020162190177016501530150014302016同比增幅8.4%8.5%11.4%17.6%20%12.6%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日益扩大的趋势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 A B C D3(2013江苏高考)材料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
24、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所示。第3题图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从图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出
25、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考点4兼顾效率与公平知识梳理1.效率的内涵: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_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_和社会财富的_。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_,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_。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_,又要_。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_,又要防止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和先富帮后富。易错归纳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正解:(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
26、民收入的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生产部门的分配。在这一环节中药注意效率,把“蛋糕”做大。(2)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其主要途径是国家预算。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公平,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把“蛋糕”切好。【重难点突破】(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
27、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公平是什么对立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
28、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为什么,关系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必要性角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
29、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怎么办,总体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具体策略,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做到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拓展讲解:1.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分配制度应该是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的制度。
30、分配原则一般指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即按劳分配。还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分配政策是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具体贯彻和实施,如利润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住房分配政策等等。2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角度看实现社会公平含义态度意义具体措施初次分配主要指物质生产部门中的分配。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主要指非物质生
31、产部门的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有利于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典例精讲(2016盐城三模)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目标测量】本题以国务院发布地
32、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分析】社保属干政府进行再分配。A与题意无关B医疗保险等抚会保附属干再分配,D与题意无关,C选项正确。【答题分析】本题考生由于对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理解不清,所以答题时容易误选B。【答案】C对点训练1(改编)“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是较为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对我们的启示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平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
33、性作用 A B C D2(改编)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人们盼望革除不合理因素带来的收入鸿沟,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缓解收入分配矛盾。人们的期盼告诉我们,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全面推广按生产要素分配着力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 A B C D3(2017福州模拟)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孔子的观点仍有其合理性和严谨性。该观点()认识到公平是效率的重要保证,完全合理忽视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严谨性主张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具
34、有一定合理性强调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毫无借鉴价值可言 A B C D基础过关一课一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6苏州模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科技人员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获得的收益() A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B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是合法的劳动收入 D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得2(2016宿迁八校联考)某中外合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图。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该公司()第2题图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缩小员工收入差距,落实
35、同工同酬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 B C D3(2016淮安调研)国富民不富不是中国梦,大国小民不是中国梦,人民富裕才是中国梦。一边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一边却是居民对收入分配的日益不满。人们的幸福感不仅仅来自绝对收入的增加,还来自相对收入的公平。为此,从再分配角度讲,政府应()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居民投资意愿 A B C D4中央强调要规范中央管理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管有效。中央推进央企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
36、() A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B提高央企高管收入,激发工作积极性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5解决如图中所存在问题的措施有()第5题图 A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 B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C统一实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制 D实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并轨二、非选择题6公务员工资收入是社会的焦点。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已经启动。材料一在2015年初下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原则上,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主要依据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结
37、果,并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来确定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材料二涨薪后公务员小李的新开支计划: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时间:2015年国庆节地点:马尔代夫费用:21000元/双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车辆购置:大众途观付款方式:按揭(1)运用“效率与公平”的知识,谈谈对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的必要性。(2)联系材料一、二,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分析小李新开支计划的依据。核心拓展解读热点热点素材深入分配制度改革2016年11月2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座谈会上表示,农业部将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收入分配等改革,将科技与经济结合,
38、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韩长赋表示,在改革中,将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研成果权益收入分配和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股权等制度;充分调动农业科研单位的积极性,扩大农业科研院所收入分配、人员聘用、岗位设置等自主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金融、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考点连线1.如何实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示:(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
39、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5)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社
40、会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6)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的作用。(7)个人所得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9)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提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题型示例一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逐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这一观点()既有利于提高效
41、率,也体现了分配公平强调了效率是公平的保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方式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完善 A B C D【测量目标】运用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试题分析】本题以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按劳分配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说法错误;“按资分配”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材料体现了要按劳分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主旨,故答案为B。【答案】B题型示例二“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
42、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 B C D【测量目标】运用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试题分析】本题以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相关知识的理解。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由此可以推断出符合题意;“
43、反对收入差距”的说法有误;应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说法有误;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015年T8单选财政支出及其种类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我国财政的作用 2011年T11单选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依法纳税等知识点上。2热点链接:(1)结合十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新出台的经济政策,考查财政与税收的作用,分析我国适时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意
44、义;需要注意的是,该层次的考查往往联系宏观调控、科学发展等知识点。(2)结合财政重视各种民生支出、重视社会保障支出等热点问题,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3预测与指导:复习时要把握知识点,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夯基固本思维导图考点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知识梳理1.国家的_与_就是财政2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_。3财政收入的来源: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分为_、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_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_。5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_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
45、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_,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_。6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_的持续发展和_不断提高。易错归纳1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正解: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需作具体分析。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其得以充分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在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是我们所要求的。但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过多,不仅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而且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应着眼于全局,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46、增长。2只要经济发展了,国家财政收入就能增加。()正解:经济发展了税收才有可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才可能增加,但是经济发展只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并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唯一因素。所以虽然经济发展,但是国家财政增没增加,还要考虑到国家的分配政策是否合理。所以不能一味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国家财政收入就能增加。3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中最可靠的收入()正解:不能这样认为。因为:税利债费缴纳主体纳税人国有企业投资人不固定获得方式依法固定、强制、无偿征收按国家规定征收国家财政通过借贷获得提供服务收费、罚款、捐赠等。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最主要的形式比重不大比重不大比重不大其他特点征收面广国有企业纳税后的
47、利润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需要按时偿还项目多,不稳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重难点突破】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国家的分配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1)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都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2)从作用上讲,一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相互排斥的。财政收入作为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负担
48、能力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它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财政支出作为国家的投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它的需求却是无限的。2财产的含义、目的、性质、特点以及实现途径财政的含义目的财政的本质特点财政的实现途径简单来说,财政就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的资金是凭借其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的,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国家履行各项职能从本质上说,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社会性、集中性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的执行就是财政的筹集和使用过程,
49、预算执行的结果就是国家决算。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构成国家预算体系典例精讲(2015江苏高考)2015年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到11% ,并按照每支0.005 元加 征从量税。此举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减少香烟销售,倡导绿色消费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国家上调卷烟批发价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以及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试题分析】由于上调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使得社会收入增加,所以财政收入也就增加,正确;上调卷烟税率目的是减少卷烟销售,压制消费者对烟草的需求,来倡导绿色消费
50、,正确;故选D。【答题分析】本题考生容易误选,误认为这样做法是为了调节个人收入。【答案】D对点训练1(2015天津高考)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图1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第1题图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2(2017泰州模拟)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7月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相比6月份双双回落。目前的收入情况反映了宏观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下滑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地纷纷强调要抓好税收收入组织工作,加强非税收收入征缴管理,做好中央专项争取
51、工作,千方百计完成收入任务。材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 B C D考点2财政支出知识梳理1.财政支出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_和_。2财政支出的种类: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_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_和国防支出,_支出,债务支出。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1)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_,或者支出大于收入_,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_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3)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_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易错归纳1
52、财政支出越多,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越大,对经济建设支持越到位。()正解:虽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支出,但是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债务支出等。所以不能认为财政支出越多,对经济建设支持越到位。2财政支出越多,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越大,对经济建设支持越到位。()正解:虽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支出,但是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债务支出等。所以不能认为财政支出越多,对经济建设支持越到位。3财政赤字就是通货膨胀。()正解:我们不能这样认为,因为:
53、比较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区别含义不同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现象。原因不同是由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所致。是由纸币发行量过多,经济增长过热、重复建设严重等导致的。联系,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共给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3.出现财政赤字是有害的。()正解: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经济过程,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还是无害。【重难点突破】1财政支出形式与主要范围财政支出主要范围经济建设支出(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
54、的支出占绝大部分,这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的重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债务支出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2.财政收支关系有三种: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等三种情况。其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发挥了最大效益。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
55、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收入小于支出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对财政赤字不能一概而论。对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政策来讲,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财政收支完全相等在实际生活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财政收支平衡就被视为实际生活中的理想状态。从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出现财政收支平衡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比较可取的。典例精讲(2017南通模拟)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
56、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测量目标】本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旨在考查考生对政府采取经济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分析】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它主要从宏观层面上管理,所以不选A,选C;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是错误的做法;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与材料主旨不符,偏离了针对主要污染物可采取投入财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一主旨。【答题分析】本题考生容易误选B。主要是对试题理解不清。【答案】C对点训练1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
57、年增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要通过增税来消除财政赤字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考点3财政作用知识梳理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_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_;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_的作用,经济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_财政政策,经济
58、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_财政政策。易错归纳1财政作用只有通过财政支出才能体现出来。()正解: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们生活,因此如何安排财政支出直接影响财政作用的发挥,财政作用的发挥既要通过支出控制财政数量和方向,又要控制好财政收入的主向和数量,所以财政的作用是通过收支两方面体现出来。【重难点突破】1正确理解财政的作用作用表现举例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具
59、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对西部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对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增加或缩小,可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思维拓展】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适用经济运行状况对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
60、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提示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的支出,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拓展讲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区别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
61、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2)联系二者都是经济政策,
62、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典例精讲(2017扬州期中调研)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测量目标】本题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析】A观点错误,加快技术创新并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
63、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采用财政贴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说明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故入选;C观点与题意不符合,题中事例强调财政翁发挥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而不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故排除;D观点与题意不符合,题中涉及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故排除;故选B。【答题分析】本题容易误选C。题中事例强调财政翁发挥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而不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所以不选C。【答案】B对点训练1(原创)2016年110月份的全国财政收支表,我国财政收入为119642亿元,税收收入102501亿元,财政支出为113549亿元,其中
64、社保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指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幅占比较大。这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财政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我国出现了财政赤字的现象 A B C D考点4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知识梳理1.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具有_、_、固定性的特征。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的_。2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_、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
65、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_和_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易错归纳1税收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正解:(1)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税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2)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不应该纳税、应该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而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或者发生应税行为,或者拥有应税财产,就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或规定额纳税,不能自行减免和降低标准,这也体现了固定性。(3)税收固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
66、就纳税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时可以改变的。比如,国家可以修订税法、调高或调低税率。但是这只是变动征收标准,而不是取消征收标准,所以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重难点突破】(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形式的显著特点。税收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2)税收的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财政形式才叫税收。第一,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税收的无偿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无偿性同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极大,因而
67、要求征税的固定性,这样对纳税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对国家来说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可见,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财政形式才叫税收。第二,税收的“三性”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维护和强化税收的权威性,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税收的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如:利润、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罚款收入等的基本标志。税收的特征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拓展讲解: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系联系: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国家机关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收费、各种罚款收入和国际捐赠收入都是财政收入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财政收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
68、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区别: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是三个特征的统一。其他收入形式则不完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三个特征的统一。特别提示税收的强制性,并不否认纳税人对税收的监督权利。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说税收是永恒不变的,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税率、征收对象等是不断调整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它只是说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不需要以资金的形式直接返还给纳税人和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代价,而不是绝对的“无偿”。例如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征收的税收归根到底是为广大人民和纳税人
69、的利益服务的。典例精讲(原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11月28日下发通知,11月30日24时,分别上调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每升上调幅度在0.15元左右,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会减少成品油价格会相应上涨可以调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的运用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汽油、柴油价格上调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税收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析】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会促进商品价格的上涨,故正确。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需求减少,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成品油消费总量并不一定会减少,排除。通过税收调节价格,通过价格可以引导消费,故正确。税收调
70、节属于经济手段的运用,排除。【答题分析】本题容易误选。上调汽油、柴油价格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答案】D对点训练1(2017徐州模拟)针对近年来一部分人的投资炒房行为对房价上涨的助推作用,国家调整了住房转让营业税计征办法,对购房不足五年转手的,按售房金额征税,这一调整大大抑制了炒房行为。这主要表明() 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国家通过税收抑制房地产业的增长 D购买二手房的价格降低考点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梳理(1)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_,这就决定了公民必须自觉履行_的义务,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
71、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2)违反税法的表现有:_、欠税、_、抗税。易错归纳1凡是用欺骗的方法违反税法的行为都属于骗税行为。()正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不同点含义不同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时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时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集中表现为欺骗方法获得国家出口退税是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是以对抗的方式直接拒绝纳税不同点手段欺骗、隐瞒等方式未按时缴纳而拖欠骗取税收优惠暴力威胁手段行为方式方式是:隐瞒,又叫逃税比较直接,容易辨别方式隐蔽行为比
72、较直接明显相同点,(1)都是没有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行为。(2)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3)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2.认为违反税法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正解:同样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但有情节轻重之分。有的达不到触犯刑法的标准,税务机关只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有的触犯了刑法,除了受到前面提到的处罚外,还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可见,违反税法的行为未必都是犯罪行为。【重难点突破】(1)公民自觉依法纳税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从一般意义来讲,税收是国家存在、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的国民都要纳税。政府征税,百姓纳税,古往今来,天经地义。我国社会主义税收性质:取之于民,民用之于民。在我国
73、,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因而,在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诚信纳税。自觉诚实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每个公民应该自觉诚实纳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存在偷税、漏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违反税法的现象。这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既危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直接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因而,我们必须坚决同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2)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
74、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例如,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如果纳税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在缴纳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3)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特别提示判定四种违
75、反税法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实施手段和结果两个方面来判定。 实施手段结果行为欺骗或者隐瞒不缴或少缴偷税超越交税期限不缴欠税欺骗以获得税收优惠不缴或少缴骗税暴力行为不缴抗税拓展性讲解:纳税人、负税人、征税对象比较表名称含义对象特点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是负担税款的法律主体。负税人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是负担税款的经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所指向的客体,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行为等。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典例精讲(2017无锡期中调研)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
76、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某连锁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 B C D【测量目标】本题以纳税相关知识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纳税人与负税人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析】中的李先生既是直接缴纳税款的人,也是实际负担税款人,所以当选;中该店是直接缴纳税款的,是纳税人,但是不是负税人,因为实际负担税款的是消费者,所以不选;中的张
77、女士既是直接缴纳税款的人,也是实际负担税款的人,所以当选;中该公司是直接缴纳税款的,是纳税人,但是不是负税人,因为实际负担税款的是消费者,所以不选;故选B。【答题分析】本题考生容易误选,中该公司是直接缴纳税款的,是纳税人,但是不是负税人,因为实际负担税款的是消费者,所以不选。【答案】B对点训练1(2016南通第二次模拟)针对如图漫画喻指的纳税人,你应该()第1题图 A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申诉 B向纳税人宣传国家税法知识,提高他的纳税意识 C强制其依法缴税 D代替税务机关征收其应纳税额2(2016淮安第二次模拟)“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
78、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这条税收宣传短信告诉我们() A国家税收越多越好 B纳税越多权利越多 C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D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考点6我国税收的种类知识梳理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必须是在我国境内有_,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_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2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分别实行_税率和_税率。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_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_,实现_的有效手段。易错归纳1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正解:所得税又称收益税,是以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收益额一般指纳税人的纯收入。按我国目前
79、的征税标准,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在年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之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对个人工资、薪金月收入扣除3500元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2个人所得税消除了个人收入差距。()正解:个人所得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公平税,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是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的重要杠杆,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个人所得税把差距消除。调整贫富不均这种事实上的不公平,应当依靠包括个人所得税、资产税、赠与税、遗产税等在内的赋税体系来相应解决,只能是缩小收入差距,不能消除收入差距。【重难点突破】目前在我国,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
80、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个人所得额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计税方法基本税率为17%。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特点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避免重复收税,防止
81、偷漏税行为;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思维拓展】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税收是调节经的重要杠杆。税收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4)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5)税收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比如:对奢侈品
82、消费征税、征收白酒税等,可以调节居民消费行为。(6)税收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规律方法】认识税收的作用可以立足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分析。从国内市场看,明确税收与生产、税收与消费、税收与交换(物价)的关系。从国际市场看,主要强调出口退税,以及贸易保护、关税壁垒等。【高考点拨】分析税收的作用可以立足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分析。从国内市场看,明确税收与生产、税收与消费、税收与交换(物价)的关系。从国际市场看,
83、主要强调出口退税,以及贸易保护、关税壁垒等。典例精讲(2017苏州模拟)“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测量目标】本题以“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析】“自动
84、稳定器”可以对经济进行调节。C是在促进经济增长,不具有调节功能;D做法是防范风险,所以不选;A做法是为企业减负,促进经济发展,不具有调节功能;B做法是在收入提高时来调控收入增长,具有调节功能,符合题意;故选B。【答题分析】本题容易误选A。主要是因为考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不清。【答案】B对点训练如图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限制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A B C D基础过关一课一练一、单项选择题1到2016年,武汉将设立总规模为102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放
85、大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金支持武汉战略新兴产业与金融的无缝衔接。这一做法()说明政府从事新兴产业经营有利于经济健康运行说明国家是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主体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积极作用 A B C D22016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减反增,这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是基于()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功能消费热点对生产调整和新产业成长的导向与拉动作用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财政对消费扩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A B C D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税收征管
86、,成为税务机关和有关专家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有人认为,加强税收征管会使卖家失去价格优势,不利于培养消费热点。这种观点() A错误,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B错误,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C正确,网店纳税增加了运行成本 D正确,征税不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4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财政部下达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国家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财政的() A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建设文化强国的作用5
87、负所得税的做法是设定一个收入平均水平,然后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差别,分别制定税收门限,当一个家庭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就应该收取正所得税;而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时,就应该收取负所得税,即从政府那里获得补助。这一措施()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说明税收应改变其固定性,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再一次证明了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启示税负要公平对待所有人,并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A B C D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中国4.6%3.7%6.5%2.4%发达国家14.2%11.3%10.1%
88、6%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材料三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核心拓展解读热点热点素材财政收入趋缓,支出加大2016年8月31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31日说,今年以来预算执行基本平稳,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284亿元,
89、增长6.5%。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他介绍,前7个月,中央本级收入44914亿元,为预算的63.6%,增长2%;地方本级收入55370亿元,增长10.5%。“地区间收入增长分化明显,31个省份中两位数增长的有15个,个位数增长的有13个,收入下降的有3个。”楼继伟说。预算支出方面,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933亿元,增长1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159亿元,为预算的55.4%,增长4.8%;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下达49866亿元,为预算的94.9%;地方本级支出86774亿元,增长14.6%。针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
90、势,中央财政及时拨付资金,大力支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考点连线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提示: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分配政策也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受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分配政策),以及去年5月份以后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有所缓慢。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总体平稳,这与我国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相适应的。2财政的作用提示:发挥财政在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
91、生活水平中的作用。为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财政部在5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支出预算管理,加快资金支付进度。题型示例一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加之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因素,我国财政收入进入个位数增长新常态。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我国企业和居民税负减轻,财政收支趋于平衡 A B C D【测量目标】运用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试题分析】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我国财政收入也放缓
92、,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符合题意。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导致我国财政收入放缓,体现了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符合题意。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说法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答案】A题型示例二下表是Z市2016年110月部分经济指标,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项目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交通运输支出数额(万元)18 02218 5366571 0255081
93、 067增幅(%)7.68.211.38.23.23.3财政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紧缩性财政政策促进了Z市经济发展Z市2015年财政收支处于盈余状态财政发挥了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 A B C D【测量目标】运用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试题分析】财政通过对不同方面支出的调节,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正确;扩大财政支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错误;错误,材料显示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这属于财政赤字状态;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正确。【答案】D单元小结知识提纲宏观把握单元知识网络图模块衔接1.维护社会公平的经
94、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财政政策、货
95、币政策与宏观调控(1)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3收入分配与财政、税收的关系(1)收入分配公平必须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发挥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作用。提高个税起征点,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社会收入差距。(2)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3)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过多,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
96、财政收入减少,会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多。(4)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财政、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4市场经济三个主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国家:是社会再生产的调控者和引导者,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特别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与需求,维护社会公平的分配,为社会再生产打造良好的客观环境。(2)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企业生产必须依据消费者个人消
97、费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3)劳动者(消费者):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必需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只有实现就业,才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作为消费者,消费趋向引导着企业生产,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并且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制约着企业生产。方法技能图表材料题题型特点常见的图表题是以图、表、文字等材料呈现给考生,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或对材料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原理剖析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表所涉及的内容往往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
98、,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能力性都很强的题型。通过图表类题能很好地考查高考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此题型深得出题人的青睐,但由于图表类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都很强,这就增加了学生回答这类题目的难度,导致考生由于方法和技巧的欠缺而失分。所以考生对于图表型论述的答题方法一定要好好把握。“图表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题方法解答图表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做到“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
99、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通常情况下图例、注释所述信息对图表内容起到一个很好的、说明作用。答案模板(2016南京第三次模拟)材料一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其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当市场价格处于均衡点时(如下图中E点),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材料二粮食产业是弱势产业,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目前国家在P1点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
100、由国家指定企业入市收购,差价由政府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但这一政策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容易导致农民盲目种植;同时,近年来国内粮价高于进口粮价,指定企业不愿入市收购,国家收储压力急剧增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图中P1点的市场供求状况,并指出国家在这一状况时可能采取的对策并说明其经济学依据。(2)请分析我国对粮食生产采取最低收购价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P1点画水平线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可以看出供大于求。对于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宏观调控政策,其前提是遵
101、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即通过市场解决市场自身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第(2)问,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最低收购价,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答案】(1)在P1点时市场供过于求。(2分)尊重价值规律,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供求平衡。因为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分)对农业、粮食等这些特殊产业、特殊产品,运用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予以扶持。因为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分)(2)我国对粮食生产采取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
102、定。(2分)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2分)实行最低收购价会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偏离价值,不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供给关系,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不利于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学以致用(2016盐城第三次模拟)材料一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目前从财税改革角度来讲,政府需要做的是逐步选择减税减负的税收政策,这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结合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加大税前扣除项目,降低个税边际税率,并与通货膨胀率挂钩。材料二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实施供给侧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结合材料一,用曲线联结图中三个点,正确表示出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阴影表示出税收禁区,且说明理由。(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落实当下供给侧改革。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