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英雄雨来一、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
2、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学习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
3、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
4、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知识与技能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2、学会给文章的各部分加上小标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
5、阅读课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给文章的各部分加上小标题;三、 教学难点理解雨来往外跑的真正原因。四、 教学内容(一)由题导入,带疑学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夜莺的歌声,了解了“小夜莺”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其实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小英雄形象也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小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一个。(二)默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时代背景;1、默读课文,认识生字、多音字、拟声词。生字:絮、黝、褂、骨碌、姥姥、槛、劫、谎、吆、溜、悠多音字:拧、扎拟声词:嗡嗡嗡嗡 哗啦哗啦 吱扭 吧嗒吧嗒 哐啷 咕咚咕咚
6、唔哩哇啦 咔啦 嗖嗖 嘟嘟囔囔 唧唧咕咕 嗷嗷 呜呜 哗哗 2、了解时代背景;3、概括:朗读全文,看看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请给每一件事加上小标题。(1、 雨来游泳本领高2、 勤上夜校受教育3、 得知鬼子将扫荡4、 舍身掩护李大叔5、 敢与鬼子作斗争6、 危急时刻巧脱身)(三)细读课文,分层了解;1、指导读第一部分,引导思考。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2、指导读第二部分,引导思考。提问:雨来上夜校,学习了什么?(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指导读第三部分。提问:
7、 雨来发现鬼子后怎么做?(雨来没有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了解雨来往外跑的原因。(掩护李大叔)4、指导读第四部分。提问: 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毒打)画出毒打雨来的丑态。(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5、指导阅读第五部分。提问: 村里人是怎样评价雨来的?(“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6、指导阅读第六部分。学习雨来是怎么逃生的(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四)总结归纳。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机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2、归纳人物形象 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