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学导学案课 题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 四年级课 时2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学重 难 点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导习。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 ) ( ) ( )蚕 昼 耘 绩 箸 笠 鹭 蓑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http:/
2、xkb1 塞( ) 箸( ) 蓑( ) 耕( )赛( ) 笠( ) 衰( ) 耘( )3、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二课堂研习。1、学习乡村四月。(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绿: 白: 山原: 川: 子规: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 。(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的意思 。“了”的意思 。我能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我体会到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了: 。(4)乡村四月这首诗作者主要描写了 的景象;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
3、图画,表现了诗人对 的赞美。2、交流展示。三、当堂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子规( ) 闲人( ) 蚕桑( )2、组词来源:学+科+网 蚕 桑四、 板书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导学案课 题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课 型新授课执 教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 四年级课 时2来源:ZXXK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学重 难 点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来源:Z*xx*k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
4、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导习。1、背诵乡村四月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课堂研习。1、我能借助注释的工具,完成下列练习。(1)杂兴:( ) 绩麻:( ) 未解( ) 箬笠:( ) 蓑衣:(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 )西塞:( );鱼肥:( )。2、学了这三首诗词我发现他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3、展示、交流。4、小结。三、当堂训练。1、我是识字小能手。zhu y gng yn chng j x si bi l( ) ( ) ( ) ( ) ( )ru l su y( ) ( )2、我发现这三首诗为我们再现了三幅精美的画,乡村四月描写的是:( ),诗的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写人:( ),而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的是( ),渔歌子一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描写的是( )。四、板书 23 古诗词三首来源:Z,xx,k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宋)翁卷 (宋)范成丈 (唐)张志和 绿遍 白满 昼来云田 辛勤劳动 渔翁不归 景美 读 (赞美) 子规 烟雨 夜绩麻 闲人 少 学种瓜 天真可爱 人勤 唱 喜爱 才了 又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