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8KB ,
资源ID:22542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4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4)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4) WORD版含答案.doc

1、王何必曰利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中的文言知识;第二课时重点学习1、2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第一则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3、第一则内容探究(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

2、义而已矣。”(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3)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A、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B、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C、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D、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小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课文延伸: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滕文公下联系实际:俗话说:人为财

3、死,鸟为食亡。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利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人一切向钱看,虽然谋取了利,但心灵世界却空虚的一无所有。三、学习第二则1、诵读第二则选文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3、第二则内容探究(1)宋牼劝战的方式和条件是什么?明确:言其不利,有所遇。(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3)孟子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明确:何必曰利-曰仁义而已(4)孟子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明确:行仁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探讨本则的论证方法正

4、反对比论证A、怀利:兄弟割袍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家将不家不亡者,未之有也君臣成仇国将不国;B、怀仁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不王者,未之有也君臣同心同德小结:孟子并不反对宋牼劝战这种行为,他只是反对宋牼用以劝战的名号“利”。他认为应该以仁义作为出发点。他最担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沦为“以市道交”,人若丧失了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最终必然导致国家的覆亡。课文延伸: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联系实际:自“三聚氰胺毒奶粉”

5、事件曝光以来,食品安全就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造假售假者似乎并没有在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这两年有毒食品的出现竟有愈演愈烈之势,瘦肉精、皮革奶、毒豆芽、染色馒头、墨染粉条、牛肉膏、一滴香、火锅红、地沟油如此大张旗鼓地制假贩假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以“利”字当头,大家就会互相坑害;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高扬仁义的价值,大家就会互相关爱。(食品安全问题:那些生产“地沟油”的不能保证自己不吃添加“瘦肉精”的猪肉。)四、 合作探究(1) 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子曰“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

6、,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2)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3)孟子的义利观的局限性(结合练习册)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去追求物质利益。学会辩证看问题。义利兼得。五、课文总结: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未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个人享乐至上,于是一切向钱看,贪求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六、布置作业: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七、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