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玉教学设计合肥一中语文组 孙喆一、导语: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它以奇幻的笔法,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描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花妖有关的故事香玉。二、复述文章情节(学生复述或以小标题形式概括文章主要情节) 三、探究文章人物本文爱情故事很曲折,黄生、香玉、绛雪历经生死,感情深厚,最终却是一去两殉之的结局,令人叹惋!作者蒲松龄是如何评价这段故事的呢?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异史氏曰”,寻找关键字“情”。 “情之至者”,用“至”来形容“情”,“至情”。探究文本,找出文中能体现“至情”的细节。(学
2、生讨论后分析)香玉:情真意切,死而复生黄生:至情感天,以死为生 至情 绛雪:无私付出,默默成全三、探究作者情感在聊斋志异众多花仙狐女的故事中,不仅香玉一篇如此,几乎所有花仙狐女都美好动人,“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作者为什么会创作出如此众多“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的鬼妖形象呢?(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回答)教师补充:“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蒲松龄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四、结束语异史氏的“情之至者”(“至情”)乃超越生死的温情(爱情、友情和知己之情),它虽为一场梦幻,却深深安慰、温暖和感动着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蒲松龄。最后,我们来欣赏乔羽先生为电视剧聊斋志异写的主题曲,细细感受几百年前的名著所传递给我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