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提升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体系概览 NO.1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 主题整合 NO.2用发展的观点认知历史 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第一阶段秦汉时期(1)特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2)原因 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军事保证。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渐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为扩大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3)表现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商路之一。东汉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166 年大秦王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成为我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友
2、好往来的最早记载。此外朝鲜、日本在这一时期也多次与我国往来。2第二阶段隋唐时期(1)特征: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繁盛与海上贸易的发展。(2)原因 隋唐时期结束了长期分裂,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安史之乱后传统的陆路交通受到阻隔。(3)表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4)影响:唐文化对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影响,“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开始形成。3第三阶段宋元时期(1)特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紧密和海上贸易繁荣。(2)原因 由于战乱频繁,丝绸之路时断时续,退居次要地位。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海上交通的发达占据主要地位。元
3、朝疆域广大,横穿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畅通无阻。国内各政权独立地与周边国家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4第四阶段明清时期(1)特征:对外关系由开放趋向闭关自守。(2)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各国。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掠夺。封建统治阶级对外政策。(3)表现 中央政府和人民面临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殖民侵略的任务,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抗击沙俄等。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等。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
4、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原因是中美仍处于对立状态,中苏关系恶化。3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在北方威胁中国的安全。4改革开放后: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
5、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5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呼吁建立全球治理体系,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等等。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 1民族国家产生:17 世纪和 18 世纪,英国和法国通过革命建立民族国家,其他专制王权国家也逐渐转变成民族国家。2国际法(1)奠基:1625 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2)扩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3)破坏: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地破坏了国际法。(4)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获得发展,其领域更为扩大。3外交制度(1)建立:17 世纪,欧洲国家为与他国保持长期稳定关系,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2)发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