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时空坐标】【单元概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学习了解其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主要阐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探讨本专题对于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具有引导作用。本单元内容包括两个专题即四部分,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早期政治制度,内容涵盖了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第二三四部分讲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演变。专题一即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是以血缘为纽带,对于维系夏商周时期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专题二即君主专制中央
2、集权制度,是以地域为基础,从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两对矛盾阐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其演变的整体趋势是中央最终战胜了地方,明清时期君权空前膨胀。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等,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政治文化,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对于维系封建社会的积极作用,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论文等形成文本文件。【课标提示】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历史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先秦政
3、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 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1840年)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经历了两汉时期继承和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完善巩固、宋元时期的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的演变历程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
4、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主要讲诉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
5、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和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2过程与方法 对“内外服联盟”与“封邦建国”的共性与差别展开比较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
6、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请你来当法官:清官来断家务事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不幸病逝,他有4个孩子,妻子生的26岁的女儿,妾生的25岁的大儿子,妻子为他生的24岁的二儿子和23岁的小儿
7、子,四个个孩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找到法律的依据。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禅”始不能“禅”终材料一:夏朝的疆域图材料二:“夏后芒三十六年作圜土”(注:圜土即圆形的土牢) 竹书纪年材料三: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镶嵌十字纹方钺(yu)(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上述材料说明了:约公元前2070年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出现了公共权力;知识链接:什么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2. 换“汤”没有换“药”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8、内 服外服与王的关系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殷复兴,诸侯归之。”3. 祭“图”不如祭“祖”释文 丁酉卜,亘,贞 叶王事。 贞,王曰: 来。(“叶王事”即“勤王事”)说明商朝弥漫神权色彩。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封邦建国【设计意图】以材料引出分封制材料四: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公旦辅佐,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材料五:据史料记载,
9、周初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知识存盘】(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内容分什么 土地、人口等分给谁 同姓亲族、异姓功臣、前代贵族怎么分 层层分封(3)特点 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 规定了周王与诸侯的君臣关系;(4)周王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较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5)作用对当时: 扩大和巩固了西周的势力范围; 加强了周王的统治地位。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
10、夫士”的等级序列。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又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过渡】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设问】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如果分封不
11、公平会不会出现你争我夺兄、弟自相残杀场面呢?2.宗法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知识卡片】嫡子、嫡长子、宗子、大宗、小宗嫡子:嫡即正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嫡长子:即宗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小宗:在宗法制度下,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设问】假如作为刚即位的周王,你将给你的兄弟们什么待遇?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反映了宗法制的什么特点?待遇:封为诸侯关系:我是大宗,他们是小宗。我们两者既是家庭成员,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特点:血缘关系色彩浓厚【知识存盘】1、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12、盾,西周又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_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3、核心(即最大特点):_。4、内容:_和_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_关系,也是_关系。5、作用:宗法制度通过_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的特权。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_”和“_”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温馨提示: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宗子。嫡长子继承制的标准是“立 嫡 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13、这种标准在其后约3 000年的时期内被遵守为正统的定规。它保证了古代社会中男权的中心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在今天的家庭社会中仍可发现其影响。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历史留痕】: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四海之内皆 ”、“光 耀 ” 、“国有国法,家有家”、“家 处置”、“一人有罪,株连 ”、“传男不传 ” 、“堂谱-族田”、“任人唯” 、 “一人得道, ”、“君,臣,父,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热点链接】:分封制和宗法制与现实生活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今天对社会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影响:(1)中国姓氏的起
14、源中,有很多姓就来源于古代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2)中国很多的地名的简称也起源于西周的封国名称,山东(鲁)、山西(晋)等。(3)宗法制影响更为深远,如后世的皇位继承、家族、建筑等,当今中国尊祖敬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祖先的习俗等。3、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设问】你发现下面两套服饰有何不同?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礼节民心,乐和民性,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其极一也。以上说明周礼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合作探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三者的关系【合作探究】根据上述所学及下列图片,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和
15、王权相结合;(2)家族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反思应对】1、 以丰富的图文材料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效果和气氛很好;2、 对于高二的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考在现】1、(2019年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B.C.D.2、(2019广东)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 是()A宗法制 B郡县制C君主专
16、制 D中央集权制3、(2019课标全国,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巩固练习】1、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2、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宗法观念自然经济皇权专制理学思想社会习俗A B C D3、某建筑形态最为精确地反映了宗法制度控制下的家族结构特征。下列建筑布局和风格体现了这一特征的是 A B C D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