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敬佩的一个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
2、、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教学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3、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二、教学目标:1、年段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
4、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
5、“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单元目标(内容序列):写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3、技能目标(方式序列和流程序列): (1)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使描写的事物更生动、形象、具体。 (2)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4、知识目标(知识素养目标): 5、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6、,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拜访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观察或记录 本单元重点课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启发思维,确定写作素材1、谈话导入,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同学们,在第七单元中,伽利略的敢于挑战权威,罗丹的全神贯注,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父亲的勤劳执著的精神品质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产生了无限敬佩之情。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同样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二)出示写作要求 1、写写最敬佩的人 2、选择具体事例,具体的
7、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三)写作指导 1、口头表述,理清学生描述的思路。 (1)明确描述对象:在你的周围谁最值得让你敬佩? (2)明确敬佩的原因:这个人有什么品质、特点,让你由衷地敬 佩呢? (3)选择典型材料:用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品质或特点呢?用一两 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引导学生细心回忆身边的人,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多角度地 展开思路:可能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 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 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 2、读写联系,领悟写作方法 (1)课文材料回顾,怎样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就在金鱼缸
8、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小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2)课文材料回顾,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课文中领悟写法。 以全神贯注为例,请学生读表现罗丹工作认真的句子。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起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一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
9、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为什么能看出罗丹工作全神贯注?(板书: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除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描写呢?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板书:外貌描写) 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 (板书:心理活动描写) 小结:要写好一个人,作文的时候必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地描写,才能更好地
10、真实地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或个性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外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注意: 文章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特点。 叙述的过程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 字里行间是怎样流露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的。 王老师娇小玲珑,圆圆的脸蛋就像红彤彤的苹果,高高的马尾辫总是一甩一甩的,真精神! 老师有一双明亮又会说话的眼睛。当我上课玩东西时,她用严厉的目光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手里拿着什么呢?”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赶紧把东西收起来,把手放在桌上,重新专心听讲。 当我随手拣起地上的废纸扔到簸箕里时,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弯得像月牙似的,微笑着把目光投射到我身上,让我感觉暖暖的。
11、老师工作可认真啦!有一天放学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原来我的作业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小错号。真不好意思,我偷偷地看看王老师,她的大眼睛满是微笑和期待。“王福源,我们一起努力,变个小魔术,让小错号变成都变成小对号吧!”老师的话就像温暖的春风,听着真舒服。 王老师关心我们每一个同学,她把爱和欢乐注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老师,我爱您! 小结:选择的典型事例,合理运用修辞和描写方法,完成习作。 四、学生自由作文。1、创设情境,激发自由作文的兴趣。你是不是非常想把你最敬佩的那个人讲给大家听呢?那你就写下来,让我们共同分享吧!2、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五、教师批改,然后讲评 六、学生修改,进行二次作文。 七、优秀学生作品展览。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