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98KB ,
资源ID:22465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46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doc

1、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备考卷(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

2、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据材料“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知,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形成了森然的等级序列,故选A项;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排除B项;周天子是永远的大宗,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封国内诸侯就是大宗,卿大夫就是小宗,以此

3、类推,因而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这是宗法制的内容,而材料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2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答案】D【解析】材料“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体现的是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说明其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故选D项;据

4、材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A项;此时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而材料是对统一后德国体制特点的描述,排除B项;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排除C项。3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 B认为中国

5、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 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严复认为政党政治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严复认为“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说明严复认为中国实行政党制度并不能使中国立即富强,据此可知在民国建立之后,严复对于中国所实行的政党政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故选A项;在题干中,严复对于政党政治有了比较清晰地分析,但不能说其分析时“利弊参半”,即利益和弊端各占一半,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时间是民国三年,即1914年,而此时戊戌

6、变法早已经失败多年,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严复对政党政治进行评价,但并没有指出中国该实行何种道路,即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排除D项。4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 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 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答案】B【解析】据材料,东汉察举制改革后,边境地州郡在选官上得到优待,有利于加强边境地区与中央联系,巩固统治,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故选B项;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并不曾改变,排除

7、A项;察举制选官,20万选1或10万选1,都不足以达到鼓励官员注重人口增长的作用,人口增长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排除C项;察举目的为选拔官员,对已获得官职者基本无影响,排除D项。5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 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

8、的考核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这一变化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与国家干预关系不大,排除B项;英国早在1840年前后就完成了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考核制度的变化,与议会制度无关,排除D项。6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法条律令的繁杂 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价值观念的混乱 D百姓生活极端困苦【答案】B【解析】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可知,秦国通

9、过设置专门法律和行政官员来解决盗窃问题,这反映出当时秦国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故选B项;材料“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反映的仅是秦国解决盗窃问题及相关法律,无法说明法条律令的繁杂,排除A项;通过商鞅变法,法家思想成为秦统治国思想,价值观念并不混乱,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秦国解决盗窃问题,且百姓生活极端困苦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7民法大全中规定:一切债务,由于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主债务人清偿时,替他作保的一切人因而免去其债务

10、,相反的情形也是一样,即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免去其债务。这些规定主要是()A界定了债务人的职责 B保障了债权人拥有的权利C明确了担保人的职责 D提供解决债务纠纷的依据【答案】D【解析】解决债务纠纷的依据包括几种情况,与材料中“一切债务清偿而消灭”“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免去其债务”相符,故选D项;不仅是债务人,与材料中“第三人代为清偿,若保证人清偿”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主旨在于“一切债务清偿而消灭”的几种方式,重点在债务而非债权人的权利,排除B项;不仅是担保人,还包括“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排除C项。8以下表格的信

11、息说明()时间表现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1982年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我国对宪法的修改、公民权利的规定和法的作用得到重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不断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理念不

12、断加强,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领导人对于宪法的认识以及宪法内容的修改和法律的特色,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感受,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与材料体现的是宪法和法律等相关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在1982年修正的宪法里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另外两则信息没有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故关注公民基本权利不是材料的全面概括,排除D项。9“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答案】B【解析】天子是中原对统治者

13、的称呼,可汗是草原民族对统治者的称呼,天可汗表明唐太宗同时受到来自中原与少数民族的拥戴,说明他的民族政策得人心,故选B项;轻赋省刑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A项;广开言路是内政方面,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C项;任用贤良与行政效能相关,与民族拥戴没有关联,排除D项。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酸,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 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 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答案】D【解析】由材料“第

14、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可知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联盟,故选D项;材料强调各国对和平的向往,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美国,排除B项;美国作为协约国并未参加国际联盟,“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1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上海五国机制发展到上海合作组织,增加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

15、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开创了以结盟互助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与以前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相比,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即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故正确;2007年胡锦涛主席指出打击恐怖主义是上合组织和中俄两国重要使命,故正确;上合组织是结伴而非结盟的国际组织,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2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面对这一行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被迫于3月宣布实行汇

16、率的联合浮动。这些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C原有的货币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 D美国丧失了世界金融霸权【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2月单方面宣布美元再次贬值,从而使欧洲经济共同体宣布实行汇率的联合浮动,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一固定”原则遭到破坏,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调整和重建,故选C项;资本主义三足鼎立是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和西欧冲击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指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的协议而建立的地区经济组织,而材料所述现象是国际货币体系动摇

17、,排除B项;美元贬值、浮动汇率制出现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但尚未丧失,排除D项。13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增加了税目,加重农民的负担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形成C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答案】C【解析】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资产,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目,排除A项;两税法与藩镇割据无关,排除B项;两税法按财产多寡收税,财产多者多征税,没有巩固大地主的利益,

18、排除D项。14图1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图1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有经乡村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经当事人之间谈判解决、提起诉讼后经调停和解解决、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裁定解决,体现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选C项;据图可知,民间调停解决的纠纷占主,但不能说发挥决定作用,这否定了官府审判的作用,排除A项;基层社会的矛盾不能表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排除B

19、项;材料是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不能得出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的结论,排除D项。15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 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可

20、知俾斯麦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但注重个人品行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选B项;享受社会福利不区分等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不是防止暴力革命,排除C项;社会福利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不大,排除D项。16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发达的古代农业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期领先B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C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古代小农经济不断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向前发展【答案】B【解

21、析】“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可知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故选B项;“长期领先”说法欠妥,排除A项;题干原意是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而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向前发展”说法欠妥,排除D项。17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

22、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答案】C【解析】题干中玉米和马铃薯、番茄和辣椒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中物种交流的表现,故选C项;玉米和马铃薯是原产于美洲的物种,不是欧洲本土作物,排除A项;题干中物种的交流是在工业革命前就发生的,不符合“工业化带来”,排除B项;早期亚欧交易主要是香料和茶叶等,并且番茄和辣椒等不符合“粮食作物”,排除D项。18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是()A殷墟戴刑具陶俑 B曲辕犁C耧车 D高转筒车【答案】C【解析】耧车是西汉赵过发明的播种工具,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殷墟戴刑具陶俑是商代的陶器,与材料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

23、产”的不符,排除A项;曲辕犁是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耕作工具,与材料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不符,排除B项;高转筒车是唐朝晚期出现的灌溉工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9下边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这反映出()商务运输平均费用(美分/每吨每公里)小麦运输平均费用(美分/每吨每公里)时间1867年1895年1852年19世纪80年代费用1925083909750403A铁路运输危及农业生产安全 B交通现代化降低了农业生产利润C铁路投资导致农业成本上升 D农场主未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答案】D【解析】据材料“1

24、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铁路业迅速发展,运输成本降低,引起农场主的不满,说明农场主并没有看到交通运输进步带来的巨大市场,故选D项;铁路运输与农业生产的安全关系不大,排除A项;交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而且材料提到运输费用降低了,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交通运输进步降低了运输费用,农业成本下降,排除C项。20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致使15人死于非命。制造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

25、游戏。这说明()A应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 B网络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C网络成为诱导社会犯罪的元凶 D网络的负面影响须引起重视【答案】D【解析】根据“制造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可知,网络暴力、犯罪等内容对这次校园枪杀案的凶手有重大影响,这说明网络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故选D项;对未成年人上网搜索信息要客观看待,要有监管,但不是绝对禁止,排除A项;题干中社会犯罪的主要手段并不是网络,排除B项;诱导社会犯罪的因素众多,网络不是元凶,只是其中之一,排除C项。21下图是反映我国当代农村生活的一幅漫画,农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

26、商引资,让农地入市,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下列相关历史表述正确的是()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B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C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答案】B【解析】“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反映的是土地流转现象,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故选B项;个体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排除A项;“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属于公有化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仍然是土地公有,土地公有没有变,因此没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排除C项;“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属于公有化土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仍然是土地公有,没有涉及变革土地所有制问题,排除D项。

27、22下表是18711910年德国人口分布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年份总数(万人)农村人口()城市人口()1871410596393611880454586414189049428575425190056367456544191064926400600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统一的步伐加快C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D人口集中在农村【答案】A【解析】从图表中的信息可知农村人口从63.9%降到40%,而城市人口则由36.1%上升到60%,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选A项;人口的变化不能表明农村和城市统一步伐的加快,排除B项;数据无法反映人口地域分布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18711890年人

28、口集中在农村,排除D项。23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它的生产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这很显然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20世纪初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实现

29、利益最大化是福特公司的主观要求,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24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 B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可知这次欧洲瘟疫推动欧洲经

30、济、思想领域的变革,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故选B项;欧洲瘟疫造成劳动力短缺,排除A项;根据材料“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可知这次欧洲瘟疫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复兴,并非“产生”,排除C项;根据材料“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可知这次欧洲瘟疫冲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并非“推翻”,排除D项。第II卷本卷共4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20世纪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

31、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镜鉴材料二 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

32、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

33、、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编纂给我们当下的启示。(5分)【答案】(1)背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法法典化的根本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共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和政府能力的增强则为民法法典化提供了保障;西方法学思想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法典化浪潮的冲击;固有民法的历史局限性是民法法典化的内在动因;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影响;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2)特点:改革开放

34、和经济发展是动因;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2分,任答两点)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2分)(3)启示: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3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这是法典出台的时空,在时空之下找到相应的政治,经济,思想内容即可,即: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共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和政府能力的增强则为民法法典化提供了保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法

35、法典化的根本原因;西方法学思想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法典化浪潮的冲击。另外法典是一种新事物,同时要结合过去在这些方面的欠缺以及仁人志士的努力,如:传统法律的历史局限性是民法法典化的内在动因;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影响;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等。(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中时间栏可得出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而且改革开放放明显更加密集可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内容栏可得民法典内容不断完善。第二小问有利因素,据材料三“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后制订频繁,可以结合所学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等。(3

36、)根据材料二“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和材料三“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可得出民国时期制法失败,新中国制法成就显著,只能从这两种社会形态以及立法者本身来找原因,由此可得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等。26(13分)货币不仅是市场交易的等价物,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

37、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摘编自千家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史材料二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明初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欲图构建一个反市场的劳役和实物经济制度,导致货币经济和市场极度萎缩。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摘编自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

38、析视角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分)【答案】(1)特点:钱文内容发生变化(由重量相称到年号相称);货币材质发生改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发展);(2分)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2分)(2)变化:由钱钞为主,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海外白银大量流入。(4分)(3)作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扩大海内外贸易;推动社会发展。(3分)【

39、解析】(1)据材料一“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得出钱文内容发生变化;据材料一“首先出现了纸币一(应为)交子”得出货币材质发生改变;据材料一“明初,白银普遍流通”得出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据材料一“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得出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得出由钱钞为主,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得出商品经

40、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得出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据材料二“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得出海外白银大量流入。(3)据材料二“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得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二“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得出扩大海内外贸易;据材料导语“更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得出推动社会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南斯拉夫鉴于此前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仅未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引起经济紊乱和社会动荡,于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以稳定经济为目标的调整,将自治制度进一步推到“联合劳动”阶段,确立了以联合劳动为

41、基础的经济体制。同时,南斯拉夫将国家的经济职能作为“逐步消亡”的对象,致使宏观调控处于无政府状态,并把生产资料管理权从国家转移到直接生产者手中,建立起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自治制度。但是改革对南斯拉夫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国民经济缺乏统一的计划指导和协调,宏观失控的现象并未得到遏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情况更加恶化,经济发展急剧下跌,进入低谷。摘编自张德修东欧经济概论材料二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改革在农村取得初步成效,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且对城市经济体

42、制形成很大的冲击,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快城市改革的步伐。此外,政府对国民经济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这种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既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又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中国立足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实际,逐渐建立并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形式。整体上看,中国的改革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摘编自赵建萍、唐小果中国和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与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共同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与南斯拉夫经济

43、改革的历史启示。(5分)【答案】(1)共同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严重;社会经济发展遭遇危机;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影响作用减弱;与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差距拉大。(8分)(2)启示:尊重市场客观规律;国家适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走立足实际、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结合所学,中国和南斯拉夫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苏联的指导下建立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严重;社会经济发展遭遇危机;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影响作用减弱;与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差距拉大。(2)结合所学,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要尊重经济发

44、展的客观规律;国家要适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结合国情,走立足实际、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28(11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开展,意味着英国工业化的发生。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材料二 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

45、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他们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出现。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而住宅状况渐趋恶化,每一个大城市都有贫民窟。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对于工人居住区来说,猩红热、伤寒、霍乱等是最容易发生的,往往危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摘编自高德步英国

46、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治理(1)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3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3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城市病”的成因和表现,说明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5分)【答案】(1)主要作用:形成集聚效应,促使资源向城市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变革,加快城市发展速度。(3分)(2)主要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增多。(3分)(3)成因:城市快速发展超出社会资源承受力。(1分)表现:住宅条件恶劣;卫生状态恶化;传染病流行。(3分)影响:“城市病”会制约城市

47、化的进程。(1分)【解析】(1)据材料一“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得出形成集聚效应,促使资源向城市集中;据材料一“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得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据材料一“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得出促进交通运输业变革,加快城市发展速度。(2)据材料二“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得出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高),据材料二“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

48、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得出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二“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得出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增多。(3)第一小问成因,据材料三“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得出城市快速发展超出社会资源承受力。第二小问表现,据材料三“住宅状况渐趋恶化”得出住宅条件恶劣;据材料三“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得出卫生状态恶化;据材料三“猩红热、伤寒、霍乱等是最容易发生的”得出传染病流行。第三小问影响,据材料导语“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影响深远”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得出,“城市病”会制约城市化的进程。30 (2

49、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如果行医以敛财为目的,那应该是“人所共耻”;他认为,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

50、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积极意义的医疗原则。简析其思想文化根源。(9分)材料二 164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855至1875年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

51、卫生运动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成就取得的背景。(10分)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6分)【答案】(1)原则:医者应该不追求名利,不以敛财为目的;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平等对待病人;重视预防疾病;综合人、自然、社会三方面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5分,

52、抄材料原文不给分)文化根源:儒家的仁、重义轻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2)背景:工业革命促进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社会调查的深入;民主政治的推动;微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10分)(3)全人类共同行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6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一“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可知医者应该不追求名利,不以敛财为目的;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据材料一“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可知平等对待病人;据材料“喻示要防病于未然”可知重视预防疾病;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可知综合人、自然、社会三方面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第二小问文化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重义轻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