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9.50KB ,
资源ID:22456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45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勤读 沪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勤读 沪教版.doc

1、勤读一、教学目标1、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2、自学字词,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二、重点和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能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讲述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故事主要内容: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

2、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2、师:像匡衡这样勤学苦读的人有许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刻苦读书,成就一番事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则古文,也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说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也不多。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就会因文言文的生涩难懂而失去兴趣。这篇课文虽然讲了勤奋学习的道理,但没有具体化。因此,在课的一开始,用一个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入,既激发了的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有所了解。3、 出示课题:勤读,生读课题。*板书:勤读*学生读课题

3、。4、这个故事出自于哪里?请学生看课后注释。*学生交流。*教师简单介绍:这则古文选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三国志是一部文学巨著、史学巨著,它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志魏志董遇 就表示这个故事是出自三国中魏国的董遇的。说明:学习文言文,了解这篇文言文的出处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的注释,对此有所了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注释的习惯。学生可能对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不太了解,心存疑惑,教师可以对此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过几则古文了,知道古文中的语言与我们现在所表达的语言有些不同,想要学好古文,就要先把它读正确、读通顺。2、听课文录音,请学生注意

4、听清录音中句子的停顿,并在书上做好记号。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重点指导读好两句句子。*出示: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跟读,指名读,齐读。*出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师:这里的“见”为什么要读“xin”而不读“jin”呢?(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开火车读。说明:对于文言文中一些难以读准的句子,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指导朗读,还可以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掌握语句的停顿。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通假字,虽然不用解释通假字的概念,但要把正确的读音,以及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简单地告诉学生。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分句读,齐读。说明:因为文言文的结构与现代文不同,如何读

5、准文言的停顿、重音,把握好语速、语调与节奏学生会感到很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只有读得有语感了才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三)自主学习,领会大意1、师: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古文,那怎样才能读懂古文的意思呢?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些方法。*出示:自读课文,对照注释逐句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寻找答案。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意思,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质疑。2、按照自学提纲自读、自学。说明: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很无

6、措的,所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有门径可循。学生自读自疑,也能充分调动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反馈交流。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2)了解课文大意。*师说译文,学生说相应的古文。*同桌按以上形式轮流讲译文与古文。说明:运用文白对读的方法,首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先说白话文翻译,学生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其次还可以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认识。同一个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可比性,学生在对读、对说中淡化对内容的关注,而重点关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直接地感受、了解

7、文言文本身。4、研读重点句。*师:这则古文中董遇说的两句话成为了名句,其中一句更是千古流传,是哪一句?*出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句子的。(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2)教师小结: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书要多读,要勤读。像这类有关学习方法的词语、名言还有很多,你知道吗?3)出示:温故知新 循序渐进 学而不厌 熟读精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教师领读这些词语与名言。*出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文中的三余是指哪三余?2)教师小结:董遇平时就像他告

8、诉别人的那样,经常利用“三余”来读书,非常勤奋。3)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苦渴无日”的感觉?你的“余之日”又有哪些?4)学生创编“三余”读书法。*背诵这两句话。说明:这篇课文在意思的理解上尽可能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字典自学,但对于一些关键句教师也要进行点拨,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对于一些千古名句,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获得理性的审美感受,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学生齐读全文,尝试背诵。2、师:同学们通过借助注释,查阅字典等方法自己理解了课文。你读了本文,有哪些收获?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3、教师总结: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勤奋好

9、学已经成为我们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希望这种美好的品质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光大。4、积累古人勤读的名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说明:文言文常含有经典的语句,含义深刻,有的还发展为成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拓展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言名句,鼓励学生积累。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板书设计:4、勤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