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446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期中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分条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一种是误以为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际上排除了红色文化,也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红色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另一种是一谈起红色文化就有些不自信,以为

2、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诞生的文化,现在我们成为执政党了,要告别革命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按照这两种观点,文化自信根本建立不起来。既然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经过中国近代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时期,始终没有中断,而且还获得了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生,既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得了当代的新生,那么我们当今所说的文化自信,自然是贯通古今,而绝非专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

3、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摘编自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材料二:遵义师范学院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一隅,凤凰山麓,湘江河畔。百年的建校历史成就了学校丰厚的人文积淀,而其中影响学校至今的,便是红军长征过黔北时留下的深深的红色革命烙印。“红色文化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该校党委书记王大忠坚定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份自豪,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记者了解到,遵义师范学院一直本着“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育人准则,同时强调“坚持传承红色文化”。而

4、这样的育人标准,似乎也正是继承了长征精神里舍小为大的精神。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胜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摘编自徐逍君红色文化能给传统教育带来什么?)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革命志士之所以怀着执着的信念前赴后继地顽强奋斗,就是为了铲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结束人压

5、迫人的历史,追求社会的正义公平,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是“红色经典”全程展开的价值脉络。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革命英雄克制了一己之私情别绪,投身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大业,以国为家,以苦为乐,躬行不辍,严于律己,目的就是消除差别,与民同乐。这一朴素的人格与操守是“红色经典”浓墨重彩的价值主体。因此,“红色经典”并非一般的历史叙事文本,而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摘编自惠雁冰、胡俊生“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材料四: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

6、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根本点在于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黄”与“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借鉴和运用。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

7、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红色文化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人民信仰、作风、道德、精神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挖各类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不断为红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年轻一代了解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他们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和精髓,使他们

8、坚定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继承革命意志,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摘编自唐宏用红色文化培养斗争精神等)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

9、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新生。B. 遵义师范学院建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C. 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D.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红色经典”一贯的价值追求。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红色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不自信,同样也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10、。B. 遵义师范学院将教书育人与坚持传承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彰显了红色文化独特的教育价值。C. 作为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D. 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红色文化的深远历史意义和当代实践价值,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3. 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习近平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所强调的精神同材料四的主旨是一致的。B. 红色是流动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是想抛弃也抛弃不了的,红色文化必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

11、斗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C. 红色基因鲜活地体现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身上,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D. 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受到了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所以我们才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4. 材料四论述“红色文化”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 从前三则材料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红色文化?【答案】1. C 2. C 3. A 4. 材料四第一段中为论述“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列举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与红色的关联,运用了举例论证;材料四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要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的

12、观点。 5. 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对红色文化应有的自信;大力挖掘、充分发挥、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将“红色经典”的价值追求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起来,彰显“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对优秀文化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错误,主客倒置,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

13、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取决于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

14、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C项,“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错误,根据材料三“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可知,原文没有表述“超越”的意思。故选C。【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红色文化必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错误,“必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四“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

15、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可知,红色文化要想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C项,“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错误,根据材料四第三段“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可知,宣传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只是一个方面,单做这一点,是无法让人们就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D项,“因为我国正处

16、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受到了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所以我们才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四“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可知,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弘扬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17、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根据材料四第一段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黄与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可知,使用了举例论证;材料四最后一段“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

18、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要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的观点,使用了对比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分条作答。材料一“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

19、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以概括为“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对红色文化应有的自信”;材料二中,遵义师范学院的例子以及“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胜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可以概括为“大力挖掘、充分发挥、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

20、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可以概括为“将红色经典的价值追求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起来,彰显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

21、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

22、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 徐志摩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徽因是 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

23、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

24、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 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 10 年, 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25、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 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相比较而言,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 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

26、,温暖人心。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的方式,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B. 本文结构得体,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使人深受启迪。C.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的生活足迹

27、及生命境界进行对比,通过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D.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E.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7. 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 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她在这一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答案】6. CD 7. 三个方面: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

28、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结婚后的林徽因,和丈夫辗转各地,颠肺流离,在贫病交加典当度日之时,坚强的面对生活。 8. “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

29、国传统文化奔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错,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是烘托的作用。D项,“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错误,由原文“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可知,原文强调的是建筑

30、师、教授、诗人、作家等称谓只能反映林徽因某一方面的才华和成就,“她对这些称谓的态度,文中并没有体现。故选CD。【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从那几个方面表现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解答时注意筛选林徽因赋予传奇色彩的事件,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阅读文本,从“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概括出她的光辉成就。从“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

31、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概括出她的巨大凝聚力。从“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概括出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理解“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注意分析前后两句的关系,“当女人成了母亲”意味着林徽因的成长、成熟;“花便成了树”重点抓住

32、“花”和“树”的比喻义,“花”即林徽因有如花一样美丽、灿烂、盛放的特点,既可以指外在形象,也可以指文学才华、成就建树;“树”的理解要结合她历经生活的磨难,成长为成熟坚强的形象。根据这些理解,从文章中找到相关内容作为表现即可。语境主要在第四段:如“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表现她从女人到母亲的成长;“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

33、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表现她从“花”到“树”的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廉希宪,字善用。幼魁伟,举止异凡儿。岁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学校,教育人材,为根本计。国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希宪至,悉令著籍

34、为儒。至元元年,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不能起,寝卧草土,庐于墓傍。宰执以忧制未定,欲极力起之,相与诣庐,闻号痛声,竟不忍言。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绖。及丧父,亦如之。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帝谕希宪曰:“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对曰:“陛下圣犹尧、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赞辅治化,以致太平,怀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论及魏征,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

35、方士请炼大丹,敕中书给所需,希宪具以秦、汉故事奏,且曰:“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帝曰:“然。”遂却之。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36、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B. 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C. 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D. 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寅,干支之一。古代把天干、地支按照顺序相配,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用来纪年,被称为干支纪年法。B. 庐,古人在家人或亲戚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宪

37、“庐于墓傍”体现了对去世母亲的孝敬。C. 尧,又称唐尧,是传说中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仁德爱民,晚年禅位于舜,被后人视为理想的君主、圣王。D. 受戒,指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或受训戒,以便更好地修行。皇帝命廉希宪受戒,但是遭到反对。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廉希宪重视教育,坚信儒学。他首请任用名儒许衡掌管京兆地区的学校,把培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改变归属奴籍士人的身份为儒籍,坚守孔子的忠孝观念。B. 廉希宪孝心深笃,忠孝两全。父母去世时,他遵循古代丧礼,悲痛至极,以致于呕血,不能站立;在被夺情复职之后,他虽然奉旨处理政务,但仍然为母服丧。C

38、. 廉希宪敢于谏言,规劝皇帝。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当皇帝允许方士炼制丹药时,他上书表示反对,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D. 廉希宪深谋远虑,心系国家。虽然身患重病,但是仍然借太子侍臣问候之机,向太子传递治国之道,提出治国的关键在于用人,主张开启圣意,屏除奸佞。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2)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答案】9. A 10. B 11. C 12. (1)廉希宪彻底查办阿合马的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杖责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的职权,并归属主管该事务

39、的官员。(2)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给了上天。我最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事,众多小人阿谀归附,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最大的病啊。【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左右”是诸王贵籓分布的区域,是“分布”的补语,补充说明分布的处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号”的宾语是“难治”,中间不能断开,且“讲求”的宾语“民病”,即“民众疾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A。【10题详解】本题

40、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庐,古人在家人或亲戚死后”错误,没有“亲戚”,“庐”指古人在父母或老师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41、正确的一项”。C项,“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错误,由原文“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可见,廉希宪是说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忠臣良臣,只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并未举荐任何人。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穷治”,彻底查办;“以状闻”,把他的情况上报;“所领”,所统领的职权;“有司”,主管官员。(2)中,“剧”,严重;“委”,交付;

42、“专政”,独揽政事;“病之大者”,判断句,定语后置句,这是最大的病啊。【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参考译文:廉希宪,字善用。幼年时,身体魁梧高大,举止与一般儿童不一样。甲寅年,世祖皇帝因为京兆地区分封土地,而任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地

43、区能够控制陇蜀一带,各王及贵族的封地分布在附近,当地百姓与羌、戎杂居在一起,尤其被称为难治之地。廉希宪重视民众疾苦,抑制豪强,帮扶贫弱。闲暇时候,跟从名儒像许衡、姚枢等人咨询探问治理之道,首先提请朝廷任用许衡提举京兆学校,培养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朝廷制度规定,士人不能归属奴籍。但是,京兆地区有很多豪门大族,他们废止了这项制度,没有推行。廉希宪到任之后,命令把这些士人的身份全部改为儒籍。至元元年,遭逢母亲去世,廉希宪带领亲戚家人行古代的丧礼,三天不吃不喝,痛哭不止,以致于吐血,不能起身,睡觉时就躺在草土上,在坟墓旁建造屋舍守丧。官员们认为丁忧制度还没有确定,想要极力劝阻他,于是一起来到庐墓,但是

44、听到他号哭的声音,最终没有忍心劝阻。不久,皇帝下令让廉希宪夺情,恢复官职做事,希宪虽然不敢违抗旨意,然而出门做事时身穿素服,回家之后就一定穿上丧服。等到父亲去世时,他也是像这样遵守丧礼。奸臣阿合马专门总管财赋,适逢他的同党之间互相攻击,皇帝命令中书省重新审查此案,众人畏惧阿合马的权势,没有人敢过问。廉希宪彻底查办阿合马的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杖责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的职权,并归属主管该事务的官员。皇帝告诉廉希宪:“官员枉法贪污,百姓失业逃生,工匠不能提供足够使用的物品,财政不能供给充足的费用,先朝时对这种情况忧心很久了。自从你做丞相,朕就没有这些忧虑了。”廉希宪回答说:“陛下像尧舜一样圣明,

45、臣等却没能用皋陶、稷、契等人的方法来辅佐您治理国家,教化人民,以使天下太平,心中多有愧疚。现在略有政绩,不值得您称赞。”于是谈论到魏征,廉希宪回答说:“忠臣良臣,哪一个朝代没有呢,只不过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方士请求炼制丹药,皇帝下令中书省提供所需的东西,廉希宪详细地把秦汉时期的旧事上奏皇帝,并且说:“尧舜得以长寿,不是因为丹药。”皇帝说:“对。”于是停止了炼丹。当时正尊崇礼待国师,皇帝命令廉希宪也接受佛教戒律,希宪说:“臣已经接受孔子的戒律了。”皇帝问:“孔子也有戒律吗?”希宪回答说:“作臣子的应当忠诚,作儿女的应当孝顺,孔子的戒律,就像这些罢了。”至元十六年春,皇帝赐给廉希宪万贯钱钞,下诏

46、让他再进入中书省任职,希宪说自己病重。皇太子派遣侍臣探视,趁机询问治国之道,廉希宪说:“统治天下的关键在于用人,重用君子国家就会大治,重用小人国家就会混乱。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给了上天。我最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事,众多小人阿谀归附,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最大的病啊。”殿下应当开启圣意,赶快为皇上消除祸患。”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廉希宪去世,终年五十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正。(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戴复古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

47、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注】茶山:指南宋大诗人曾几,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是陆游的老师。李杜陈黄、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前二位是唐朝大诗人,后两位是北宋大诗人。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缘由,暗含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以及思以为师之意。B. “衣钵”一词交代了曾几和陆游的师生关系,也暗示了陆游诗文水平很高。C. 第五句既指出了陆诗描绘的自然风光,又赞扬了陆诗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D. 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句暗含对比,尾联明确对比,两处角度不同。14. 本诗对陆放翁的诗文作了哪些方面的高度评价?试作简要分析。【答案】13. A

48、 14. 语言风格方面:看似平淡,实则精工。颔联的“平澹,等闲”说的是平淡,“入妙,瑰琦”说的是精工。题材内容方面:极为全面,自然景色、历史兴衰等,都进入了写作范围。“模写一无遗”就是这个意思。历史地位方面:宋室南渡后百余年间,陆游是最优秀的诗人,能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比肩。首联和尾联都能体现这一内容。【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

49、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思以为师之意”错误,题目没有暗含以陆游为师的愿望。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从全局入手,直接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时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对陆放翁的诗文评价主要体现在:“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意思是,高妙的文章原本就是质朴自然的,貌似平常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显得奇伟超拔。“入妙”“平澹”“等闲”“瑰琦”可见评价的是语言风格;“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意思是,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这些著名的大诗人尚不

50、能把天地万物、事态人情书写详尽,陆游先生却能描写得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包罗无遗。可见评价的是题材内容;“南渡百年无此奇”意思是,是南宋百年来绝无仅有的出神入化的文学极品;“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把陆游的诗与南宋百年来的作品以及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等这些大诗人对比,突出陆游在文学上的地位与影响。【点睛】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题型,命题从全局入手,直接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和概括。此类试题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都有重要体现。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就诗词中某一句或几句话设题,要求结合诗歌的意象特征、诗歌的表现手法去分析情感;一种是从整体入手,要求考

51、生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三)名篇名句默写15.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杜甫)(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_,_。(李凭箜篌引李贺)(3)_,_。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4)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姜夔)(5)登快阁中,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写照。(6)将进酒中以古人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名,表现胸中忧愤不平之意的句子是_,_。(7)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

52、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8) 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 应当以论语 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_,_”自勉。(论语十二章)【答案】 (1). 花径不曾缘客扫 (2). 吴质不眠倚桂树 (3). 露角斜飞湿寒兔 (4). 于嗟鸠兮 (5). 无食桑葚 (6). 纵豆蔻词工 (7). 落木千山天远大 (8). 澄江一道月分明 (9). 陈王昔时宴平乐 (10). 斗酒十千恣欢谑 (11). 人生代代无穷已 (12). 江月年年望相似 (13). 士不可以不弘毅 (14). 任重而道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53、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5)句,依据题干中“所览胜景”“胸襟抱负”,可知答案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两句既写出了秋山、天空、澄江等阔大明澈之景,也寄寓着诗人的胸襟。(6)句,依据题干中“古人痛饮”“只有饮者留名”,可知答案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两句中“陈王”是古人痛饮留名的典型。(7)句,依据题干中“人事变幻、江月永恒”,可知答案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两句中“人生代代”照应题干中的“人事”,“江月年年”照应题干中的

54、“江月”。(8)句,依据题干中“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可知答案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两句中“任重”是指责任重大。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缘”“倚”“角”“于”“葚”“蔻”“恣”“谑”“已”“弘”。三、课内基础知识1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胜质则史 虚饰,浮夸 复众人之所过 弥补B. 起于累土 积累 天下归仁焉 归属C. 自矜者不长 矜持 仁之端也 发端,萌芽D. 王于兴师 在 径须沽取 直须【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把握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项,解释正确;B项,“起于累土”中的“累”是集聚的意思;C项,“自矜者不长”中“矜”是夸耀之

55、意;D项,“王于兴师”中“于”是连接,连接主语与宾语,无实际意义。故选A。17.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那里有一股反动民团,经常下山作恶,当地百姓恨之入骨,这次把他们消灭后,附近乡邻全都拍手称快。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 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年的历史,是一部推陈出新的历史,中国人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第一线工人辛勤劳动,贡献的确不小,领导和科技人员运筹帷幄的功劳一样不可埋没。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幡然醒悟,开始奋起抗争,誓

56、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符合语境,正确。“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正确。“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文化遗产继承)。此处应为“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运筹帷幄”,指制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正确。“幡然醒悟”,形容迅速而彻底地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语境中指爱国青年,并没有犯过错误

57、,“幡然醒悟”不合语境。故选C。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上几十架飞机每日侦察轰炸,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组是( )A. 比喻 排比 反问B. 比喻 排比 夸张C. 排比 反复 设问D. 排比 夸张 设问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58、A. 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B. 路上遇着的艰难险阻说不尽,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C.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上几十架飞机每日侦察轰炸,路上遇着的艰难险阻说不尽D.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答案】18. C 19. 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的能力。“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使用了排比手法,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表现了长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没有,从来没有的”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长征在历史

59、上是开天辟地之事。“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主要有语序不当问题,一是“地下,天上”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说“天上”,再说“地下”;二是“路上”是长征的过程,而“天上,地下”是长征的原因,应该放在前面;三是“几十架飞机每日侦察轰炸”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每日”应该放在“几十架飞机”前。故选D。20.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考,原指父亲,后指去世的父亲。皇考,有时是在位的皇帝对逝去的父亲的称呼。普通人可以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

60、称为“先妣”。B. 九拜礼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顿首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臣子拜见君主,子拜父,拜师,新婚时拜天地也用此礼。C.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指的是深冬时节, 同样还有孟春、孟秋,指的是分别是春、秋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份。D. 六书是指古人归纳的汉字的六种构成和使用方法,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日、月、本、末、中、刃”均属于象形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顿首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礼节”错误,“稽首”才是最隆重的礼节。C项,“同样还有孟春、孟秋,指是分别是春、秋季节的最后一个月

61、份”错误,孟是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份,孟春、孟夏天自然分别是春天夏天的第一个月。D项,“日、月、本、末、中、刃均属于象形字”错误,“本、末、中、刃”是指事字。故选A。四、语言文字运用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在4月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通过火星环绕、着陆巡视、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等活动,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使我们真正走近火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不仅

62、有大气,也有适宜的温度,还和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研究火星与地球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答案】示例: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名为“天问一号”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行星际探测首选目标的火星开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示例: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火星开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该次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是人类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压缩语段题

63、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段文字共五句话。第一句是说“天问一号”的命名以及它的任务,关键词有“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第二句是“天问一号”执行任务的时间以及具体任务,关键词有“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第三、四句是为何要对火星进行探测,意义是什么,这个不属于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五句是命名缘由,也不属于本次

64、新闻的主要内容。据此整理即可。五、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B站青年宣传片后浪一经推出便持续刷屏。该视频中的演讲者、中年演员何冰对年轻一代有诸多艳羡、激励和称许:自由探索兴趣、乐于分享生活、包容多元审美、敢于表达态度、勇于挑战未知也有不少长辈认为后浪中称颂的只是少数精英青年,更多的年轻一代对于前辈的精神已少有传承而总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追求自由个性而少有牺牲奉献,安于现状、佛系颓废而不思进取、不愿吃苦受累,随意改变、不停放弃而不能执着专注、承担责任,沉溺游戏、陷身虚幻而不愿脚踏实地对于以上评价,你有什么感想?请你给何冰等“前浪们”或你的同辈人写一封信,使前辈能深入而立体

65、地了解你们这一代或对同辈人给予赞赏、激励、警醒。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尊敬的“前浪”们:你们好!我听完前辈深情的朗诵后浪,不禁心如潮涌。我想说:作为“后浪”,我们一定会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尊敬前浪们,您羡慕我们可以尽享文明成果;但我们所“尽享”的,又何尝不是“前浪”们的奋斗拼搏?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危亡,“前浪”们前赴后继投入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前浪”们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

66、国怀抱,投身建设、兴学助教;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前浪”们选择了远方,砥砺奋进,风雨兼程。你们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后浪”。但我要说,尊敬的“前浪”们,你们才是这片风景的缔造者!是你们缔造了文明成果,我们才能够尽情地享用!尊敬的“前浪”们,你们对我们“满怀敬意”,但也有担心和警醒。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嘱托!古之名相张居正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作为“后浪”,我们一定会怀梦想,勇创新,重实干。以梦想为光,告别迷茫,行稳致远;以创新为剑,积极进取,一苇以航;以实干力行,勇于奉献,勇敢担当。我们会激活创造,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我们会秉

67、承实干,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我们追求个性,但会因热爱而分享,因强大而自信;我们会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到我们变成“前浪”的那一天,一个个曾经的“后浪”都能骄傲地说:“前辈们:我们,都没有辜负身为后浪的时光!”尊敬的“前浪”们,我们一定会让世界看到一个最好的中国!一人一机新媒体,一撇一捺中国情,作为“后浪”的李子柒用镜头讲好了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一曲星梦东方红,嫦娥奔月创奇迹,中国的科技领域中增加了许多“后浪”的身影,让中国科技持续发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众多的“后浪”们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许;一袭白衣,心有锦缎,抗“疫”斗争中不计其数的“后浪

68、”们用自己的奉献和无私抒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尊敬的“前浪”们啊,请你们相信,作为“后浪”的我们一定会铭记“前浪”的嘱托和警醒,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亮剑新时代,共谱华章!后浪X年X月X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中列举了对当代青年“后浪”的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肯定,一种是对除了少数精英青年外的批评与警醒。要求考生给何冰等“前浪们”或你的同辈人写一封信,使前辈能深入而立体地了解你们这一代或对同辈人给予赞赏、激励、警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文内容要全面涉及“前浪”对“后浪”的两种声

69、音。然后分析任务,“请你给何冰等前浪们或你的同辈人写一封信,使前辈能深入而立体地了解你们这一代或对同辈人给予赞赏、激励、警醒”,这里既限定了文体,也给出了立意的方向。作为信件,考生要注意信件的格式,如开头的称呼语要顶格,等等。参考立意:努力做这个时代有担当的“后浪”;放心吧,“前浪”;我辈青年奋勇攀登,一如你们;不忘警醒,不负期望。参考素材:(1)您说:“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是啊,我们享受着“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但却正因为有了你们专门为我们准备的礼物,我们才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昔有青年周瑜火烧赤壁,今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90后医疗队勇敢逆行、抗战前线;昔有少年王羲之墨染池

70、水练就入木三分,今有感染病毒,病榻捧卷的方舱读书哥苦读不废前浪,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恩,感谢你们给我们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冰心说:“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所以,放心吧,前浪,我们勤于攀登,一如你们!(2)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代天骄,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创业青年张超凡失去左臂,逆天改命,完成梦想小镇;看,科技青年陈云霁,投身科研,研发芯片,筑梦中国;看,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热爱基层,扎根基层,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前浪,我看着你们,满怀景仰,是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您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您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1、,所以,放心吧,前浪,我们,正手举你们传递过来的自强不息的火炬昂扬向前!(3)青年医师朱斌说:“作为中医人,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长胡慧说:“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贡献青春力量”;看,视频博主李子柒用她的田园牧歌、恬静淡然,诗意讲述中国故事,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看,扶贫干部马晓君在“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前浪,我看着你们,满怀崇敬,在您“用勇气和智慧”创造的新时代里,我们定当奋力奔涌,为国为家为你们。所以,放心吧,前浪,我们必将勒燕然、斩楼兰,拼出一个你们、我们梦想的中国!结构层次:作文开篇亮明观点:我们一定会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接着针对“前浪”的赞赏、激励首先表达对“前浪”的敬佩,之后结合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后浪”的理想,再列举“后浪”的事例进行进一步阐释。最后再次点题:作为“后浪”的我们一定会铭记“前浪”的嘱托和警醒,以我之卓越,成国之辉煌,亮剑新时代,共谱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