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0.威尼斯的小艇_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385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0.威尼斯的小艇_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0.威尼斯的小艇_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0.威尼斯的小艇_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0.威尼斯的小艇_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威尼斯的小艇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板书课题,简介威尼斯及作者。略)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

2、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

3、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师:同学们,学习一篇课文,必须从题入手。那么,从课题“威尼斯的小艇”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生:从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课文重点写的是小艇。(师在“小艇”二

4、字下加着重号)生:我补充一点,课文中写的小艇,是威尼斯的小艇。因为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小艇特别重要。(师板书“水上城市”,并顺势引导学生齐读,勾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等于街头的汽车。”再板书“特别重要”)生:从课题前的“”,我还知道学习本课要靠我们独立阅读、大胆运用。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篇独立阅读课文,就是要靠我们反复读书、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学习和领会。那么,从课题中的重点词(指课题上的“小艇”),我们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会围绕小艇写些什么呢?(学生思考、议论,先后回答:会写小艇的样子:会写威尼斯的风光;会写人们坐小艇的感受;会写小艇的重

5、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重点师:同学们是这样说的,而作者又是怎么写的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初读课文并提出读的要求。要求:围绕“作者怎么写小艇”边读边想、边勾画。教师巡视、点拨后,组织学生汇报)生: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先写了小艇的样子和特点。师:(板书:样子)课文是怎么写小艇的样子和特点的?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小艇的样子和特点。还用了三个比喻句,使文章更生动具体。这三个比喻句是棗 (教师引读)师:用“独木船”比喻小艇生:“又窄又深”师:用“新月”比喻生:“两头翘起”师:用像“一条蛇”

6、比喻生:小艇行动的轻快灵活。三个比喻句的引读、渗透了动静关系师:请同学们继续讲作者是怎么写小艇的。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集中写了人们乘坐小艇的感受。这个感受作者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怪有意思”。师:(板书:感受)“怪有意思”换个说法,可以是什么?(生抢答:可以是“十分愉快”、“特别舒服”、“有趣极了”)生: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用“速度极快”、“操作自如”来说明船夫驾驶小艇的技术特别好。师:(板书:技术)在这一段里,有一句话,也是用来说明船夫驾船的技术的,但却没有正面写船的速度很快。这句话是哪一句?(生齐答:“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教师抓住关键性的词“感受”、“技术”帮助学生理解

7、小艇的轻快、灵活生: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我认为都是写小艇的作用。(板书:作用)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通过大家的议论发言,我们清楚了作者围绕小艇(指板书)写了小艇的样子、人们坐小艇的感受、船夫的技术和小艇推翻用。大家于想一想,从课题的提示,从课文第一句的总述,从每一部分的容量,你认为作者详写的是哪一部分?抓住时机,适当提示,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学生齐答:是小艇的作用)(教师进一步提出熟读要求:联系本组训练重点“静态和动态”,默读第五、六两个自然段,思考作者又是怎么写小艇作用的。)(学生默读思考,分小组进行讨论后纷纷举手要求回答)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这个问题回答得好。生:作者通过写不同

8、的人,做不同的事都离不开小艇来说明小艇的作用。(教师出示小黑板上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填完后齐读。填空:在威尼斯,商人做生意,妇女小孩去效游,老人上教堂做祷告,看完戏的人们把家回,都离不开小艇。) 教师利用课前设计的填空练习,让学生了解小艇的作用,体现了读、讲、练的有机结合生:从不同的时间、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人们都离开不小艇,也说明了小艇的重要。生:从课文最后一段的动静描写也说明了小艇的重要。师:说得真好!特别是第三个同学能结合本组训练项目“静态和动态”来说明小艇的重要特别值得大家学习。大家看(出示挂图、打出幻灯片):威尼斯的小艇一行驶,城市就(齐答:喧闹);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齐答

9、:“静寂”、“沉寂”、“入睡”)一静一动,写得多好,充分衬托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教师板书:动喧闹;静沉睡。并引导学生齐读50页的“读写例话”最后一节,巩固训练项目的有关知识。)师:你们喜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这篇文章吗?(生:喜欢)好!那么我们再来有感情地精读这篇课文,注意一边读一边想,在脑子里浮现画面,再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我们读后的感受。(学生精读、反复体味、跃跃欲试、准备发言)师:怎么样,看谁说得最好!生:威尼斯美极了!真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水上城市!生:威尼斯的小艇多极了!妙极了!作用也大极了!的确像我们街头的汽车。生:威尼斯的小艇和威尼斯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人们怎么离得开小艇!生:动静描写真使我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生:我真想到威尼斯走一走,尝尝坐小艇的美妙滋味。引导学生精读品味,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师:(板书“美”并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说明你们真正学懂了课文。的确,美的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意大利有个威尼斯,我们中国也有个威尼斯,东方的威尼斯!知道吗?是哪里?(齐答: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