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课芦叶船同步练习一、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看拼
2、音写词语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3、,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l wi wi gn shn bn zh di tu m 二、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
4、;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
5、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芦( )桅( )苇( )篷( )崇( ) 庐( )危( )伟( )蓬( )祟( )三、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折:zh_( )zh_( )sh_( )来源:学&科&网漂:pio_( )pio_( )pio_( )横:hng_( )hng_( )四、 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升起( ) 宽( )晴朗( )五、 照样子,写词语。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浩浩荡荡: 又惊又喜: 六、 根
6、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 )。 (2)表兄说着,( )采来三片芦叶,( )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上( )口唾沫,( )地放进江水中。就见这只芦叶船( )着风,( )着浪,(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七、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桅杆: 舢板: 八、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倒淌河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日月山,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关于倒淌河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有人说它是文成公主的思乡泪汇成的
7、地质学家揭示了它倒流的奥秘。当青海湖刚形成时,位于湖西北的布哈河滔滔不绝地穿过青海湖,向东经现在的倒淌河注入古黄河。大约在13万年以前,湖水的出口处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致使东部山脉突出,原来的河湖通道被堵死,布哈河下游的河道逐渐干涸成为谷地。而在东部新隆起的日月山上,无数条涓涓细流慢慢汇集起来,沿着干涸了的古河道,向低洼下去的青海湖流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由东向西流的著名的倒淌河。 (1)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_,由_向_流入_,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2)这是一篇_文,主要介绍了_的形成过程。(3)这条河为什么叫做“倒淌河”?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芦
8、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二、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芦苇 庐山 桅杆 危险 篷布 蓬勃 崇高 作祟三、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腾 折断 折了 漂流 漂白 漂亮 横空 强横 四、 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降落 窄 阴沉五、照样子,写词语。 日日夜夜 生生世世 朝朝暮暮 又困又乏 又惊又怕,又气又恼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蜘蛛网 小船上的桅杆 绿色的风帆 (2)顺手 折了 吐了 轻轻 顺 顶 越开越远 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桅杆: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舢板:近海和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八、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1)日月山东西青海湖 (2)说明倒淌河。 (3)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河都是从西往东流,而这条河是从东往西流的,所以叫它“倒淌河”。(意思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