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衡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学科王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张衡。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方法指津】 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知识链接】 1、作者与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
2、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关于人物传记: 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翔实而典 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3、张衡简介 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
3、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 【自学过程】学科王 1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衡少善属文( )( ) 不好交接俗人( ) 累召不应( ) 五载复还(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a因入京师,观太学(
4、)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a公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3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 明确: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第二部分是文章
5、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2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
6、)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明确: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
7、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课堂小结】 学科王 【拓展延伸】 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8、具有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任缺职;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
9、,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他。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9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2)官职专名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 公 郎中:官名。学科王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
10、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张衡传导学案参考答案学科王 【自学过程】参考答案: 1sho zh ho li zi 2于,介词。a表处所,在; 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a精心,形容词;b 3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
11、“其”。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明确: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 2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
12、,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明确: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明确: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