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3KB ,
资源ID:2233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3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古诗两首_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古诗两首_苏教版.doc

1、【教学调整】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品读诗句,体会意境。教学准备:小黑板、活动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预学案1.学习本课生字词,认真读熟古诗。2.搜集一到两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二、导学案 活动一: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古诗,适时提出今天要学的是两首描写秋天夜景的古诗。揭题。1.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

2、,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2.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两首描写秋天夜景的古诗。揭题。活动二:学习古诗第一首,简介洞庭湖美景及刘禹锡诗人。1.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2.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3.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活动三:通

3、过理解重点词语来领悟诗人要表达的诗意。【教学调整】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理解这句诗意,指名说说。潭面: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指名说说。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

4、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活动四:指导朗读、写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5、生字。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三、巩固案1生字描红。2多音字组词。磨(mo mo)【教学调整】四、实践案1.背诵洞庭湖。2.课后再背诵一首刘禹锡的诗。第二课时一、预学案熟读峨眉山月歌二、导学案活动一:学习第二首古诗,介绍李白。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活动二:理解“半轮、夜发、向、思君”等词,以达到理解整首诗。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

6、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活动三:看图想象。1.简介“峨眉山”。2.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3.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4、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5、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教学调整】(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四:指导朗读、背诵峨眉山月歌。三、巩固案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四、实践案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2开展古诗诵读会。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遥望 思君美景【教学反思】主备人: 组长: 审核人: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