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生物的社会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窥见(ku)匀称(yn)河堤(d)堵塞(s)B.老妪(u) 洨河(xio) 拱桥(n) 疏浚(jn)C.翌日(l) 和谐(xi) 残损(sn) 鸟瞰(kn)D.惟妙惟肖(xio) 并行不悖(bi) 姹紫嫣红(yn)解析:A项,“匀”应读“yn”;B项,“妪”应读“y”;C项,“翌”应读“y”。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彩虹别致巢臼B.造形 栈桥 陡坡 驻足C.婉如 桥墩 惬意 悠久D.徜徉 古朴 迥异 椭圆解析:A项,“巢臼”应为“窠臼”;B项,“造形”应为“造型”;C项,“婉如”应为“宛如”。答案
2、:D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驻足(停留)胜景(胜利)B.窥见(从缝隙里看) 豁亮(亮)C.鸟瞰(看) 惟妙惟肖(相似)D.匝道(周) 巧妙绝伦(绝对)解析:A项,胜景(美好);B项,窥见(暗中观察);D项,巧妙绝伦(极、最)。答案:C4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的一项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3、右边也怎么样。A.B.C. D.解析:做顺序调整判断题,一般不要忙着找“第一句”,而要先寻找逻辑上结合最紧密的句子。以本题为例:句讲“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下面就应该举例子来说明,也就是句,所以两句肯定紧挨着,于是就排除了A项;再下面就该交代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了,那就是两句了,两句是一组设问句,问答,前后,于是我们就确定了的顺序,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答案:C5选出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俨然:很像真的。B.推崇:十分推重。C.翌日:晴朗的日子。D.孩提:幼儿。解析:C.翌日:第二天。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多个单独的动
4、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 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协调,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飞鸟,特别是那些在纽芬兰近海岛屿的山坡上
5、做窝的海鸟,同样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
6、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6选段中的粘菌和鲱鱼在生活中体现了怎样的行为特点?它们和人类的行为特点有什么不同?7“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一句有什么深刻含意?8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A.“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这样的事”指粘菌的细胞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B.作者看到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从而对于人类的前进抱着悲观的态度。C.从选文中,我们可以推断:作者
7、不赞成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观点。D.作者列举了粘菌的群体性生活以及大海中的鲱鱼和天空中的成群飞鸟,说明了集群在种群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E.作者引用齐曼在自然杂志上的著文指出,人类应该像生物一样加强社会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参考答案:6.粘菌和鲱鱼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而人类本应该比动物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但是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的危机。7.“电路”比喻社会结构,人的社会联系,“通电”,指人们意识到个体之间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互相联系、同步活动。作者认为人类的生存如同昆虫一样,被
8、联系在一个系统的“电路”之中,这种“电路”不为许多人所意识。但人类作为更高级的生物,应该也有可能认识到这一独特的性质。8.解析:A项,“这样的事”指“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B项,尽管作者看到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但是他也看到“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说明其态度是乐观的。答案:A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臭氧层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
9、,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在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O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味的气体,重量为空气的1.72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的形式。在离地表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2030千米的高度浓度最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臭氧层”。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也不过形成只有3毫米厚的一个层。臭氧虽很稀少,
10、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紫外线UVA它却一点也不吸收,全部让其到达地表。正是由于臭氧层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卫星监测察明,从19691986年,北纬3060,大气中的臭氧减少了1.73,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冬季臭氧损失约6.2。要知道,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2。要知道,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9下面对这篇
11、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说明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B.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C.本文说明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臭氧层遭到破坏的情况,并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D.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10文中第一段看起来似乎与文章没多大关系,是否可删去?为什么?11简要概括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12把臭氧层称为“盔甲”,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指什么?13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讲究分寸,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在句后的括号内。A.表示估计B.表示程度C.表示限制(
12、1)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2)冬季臭氧损失约6.2。()(3)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4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佳标题,它是()A.臭氧层B.地球的保护层C.“盔甲”D.地球的“盔甲”(二)9.解析:A、B、D三项概括得都不全面。答案:C10.不可以。因为这一段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臭氧层的作用。11.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气流进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12.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13.(1)C(2)A(3)B14.D二、语言运用15仿照例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恰当的事物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例句:彩虹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人生。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事物:_正面:_,_。反面:_,_。15.解析:所谓从正反两方面立意,简单的理解就是写出同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贡献和危害。参考答案:圆规正面:规规矩矩,从不越雷池半步。反面:永远规范别人,从来不规范自己。哈哈镜正面:扭曲自己,带给他人欢乐。反面:因为自己腰板不直,才很难透视他人的正直。我创新我超越16.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物种,你还知道哪些物种有明显的群居特性?深入观察,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考虑一下它们的社会习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迪意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