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3079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习目标】1、通过史料掌握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2、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剖析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3、通过史料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预习1、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起止时间及秦朝建立的过程(时间、标志)和意义。2、设计三公九卿示意图并掌握三公各自的职能。3、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各项措施。【课堂思考】1、 材料一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二 “朕为始

2、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请依据材料指出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2、(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依据材料指出二人分别主张什么制度?这两种制度有何不同?3、 材料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

3、货币和度量衡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戍边,动辄数万家材料二 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闻名的前列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中国古代史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反馈训练】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大一统C皇权至上 D法治2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

4、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材料说明 ( )A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 B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 C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 D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 南海等郡。任嚣任南海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

5、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 夏朝 B.西周 C.秦朝 D. 汉朝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6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学习小结】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