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9KB ,
资源ID:22305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0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八_人教新课标.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八_人教新课标.doc

1、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八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师”之概念,大体是从

2、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

3、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经典国学再现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子曰:“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我是小助手尊:尊贵。言:说。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虽然说贵为天子,但一定还有比他更加尊贵的人

4、,就是说他还有父亲;一定有比他先出生的人,就是说他还有兄长;到宗庙祭祀,一定会竭尽恭敬之意,是因为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养身心,谨慎行事,是因为唯恐自己的德行有过失而让祖先蒙受耻辱。”考考你的智慧1. 解释名词。 尊: 先: 言: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A.“必有先也”和“恐辱先也”里的先是一个意思。( )B.“不忘亲也”中的亲是亲和的意思。( )C.慎行的意思是要谨慎行事。( )3.下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他可以目中无人了。 B.皇帝也是人,他也会有父母兄弟。 C.我们修身养性,主要是怕有人面前侮辱我们。4.我们推行孝道,首先是要培养自己的品德,谨

5、慎行事,这是为什么呢?弘扬传统文化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去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听上去很是悲哀。孔子就说:“这哭声,听起来很悲哀,赶紧去看看,那是一个贤人。”于是,车夫就赶着马车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驶去。不久,就看到一个人,身上带着镰刀,系着白色的带子,在那里失声痛哭。孔子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皋鱼。”孔子问:“我看您并不是在服丧,那为何会又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这一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有所觉悟,但是已经追悔莫及了。”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说给我听听吗?”丘吾子痛心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于是就周游各国,忽略了我的父母,可

6、是等我学成回来后,他们却已经过世了,这是我第一个过失;在我年轻的时候,因为利益的关系,去侍奉骄傲奢侈的齐国君王,他丧失了民心,我也未能尽到臣子的职责,这是我第二个过失;我生来就很重视友谊,可是如今朋友间却因为小事而和朋友绝交了,这是我第三个过失。”皋鱼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安静下来,可是风却吹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逝去了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告别了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敬”的宏愿,想着当我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

7、时候,就可以尽情孝敬父母了。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孝顺父母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为父母尽孝心,一定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当前做起。(二)经典国学再现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是小助手上:上位者,这里指君王。退:退官居家。匡:匡正,纠正。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君子侍奉君王,在朝廷当官的时候,要竭尽心思想着如何效忠,当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着如何修正过失。对待君王的优点,要顺承并发扬,对待君王的缺点要纠正制止,这样,君臣之间才能相互和睦亲近。诗经小雅

8、隰桑篇篇中说心中敬爱着他,距离太远而不能说明;这种敬爱之情藏在心中,不会有忘却的那一日!” 考考你的智慧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这句话中,遐字的解释是( )。A.远 B.长久 C.假装2.按照孔子说的,我们在处事时的做法是文章中的哪两句?3. 对待君王的优点,我们应该( )A. 立刻当面大加赞扬,好让君王高兴。B. 赶紧向君王学习,并让别人都知道。C. 再看看君王有什么缺点,提出来,让他不要太骄傲。4.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在对待他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弘扬传统文化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

9、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但又怕别人说自己不虚心接受意见,就只好忍下了。退朝以后,他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怒气冲天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这么生气,就问他:“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了?”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挑我的毛病,一点面子都不给我,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没有说话,转身回去换了一套正式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天子英明了,就会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能这样做,不正好证明了陛下的英明,有这样的圣上和直臣,我怎么能不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魏征死后,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冠是否穿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衰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参考答案(一)1.尊贵 提前 说 2. 3.C. 4.因为如果我们自身的修养不够,品行出现了缺失,就会让我们的父母亲人蒙受羞辱,这是不孝的表现。(二)1.A 2.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3.B. 4.对待他们要尊敬,坦诚相待,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我们要去学习,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我们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有就改正,没有就要加以小心,不要发生这样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