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格演练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姓名:_班级:_正确率: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A强化了君主专制B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答案:C2史载:“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三司,各设使、副,分案办事。又设三司使、副以总之号为计相。”这一制度变革()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始行于元朝初年C增加了财政收入 D导致了宦官专
2、权答案:A3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说明该地区在推行()A垄作法 B稻麦复种制C套作制 D一年三熟制答案:B4瓷器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符号。下列有关制瓷业的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瓷器开始大量出口B唐三彩是唐朝标志性瓷器C宋朝进入彩瓷生产时期D青花瓷是元朝制瓷业代表答案:D5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C元昊 D耶律德光答案:A6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政治
3、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答案:C7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答案:A8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 B辛弃疾C柳永 D关汉卿答案:C9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B使宋辽维持了
4、较长时间的和平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答案:B10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A冗官冗兵导致冗费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C生产少及土地兼并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答案:C11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与都省相互制衡B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C代表中央治理地方D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答案:C12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
5、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A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政制缺乏制约机制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答案:C13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店铺设置于主要道路两侧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这表明()A长途贸易开始兴起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坊市制度被打破 D重农抑商政策消亡答案:C14两宋时期,中国硕大的“沙漏倒转”了,给产出稻米的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好处,而对出产小米和小麦的地区不利。这里的“沙漏倒转”指的是()A北方长期战乱频发 B北方环境日益恶化C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答案:D15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
6、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等级尊卑被打破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D市民阶层壮大答案:D16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政治重心南移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经济重心南移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答案:B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应该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 B造纸术和印刷术C火药和指南针 D造纸术和火药答
7、案:B18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B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C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D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答案:B19元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量中亚、西亚人随着蒙古征服移居中国,逐渐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共同体,这一民族共同体的纽带是()A伊斯兰教 B藏传佛教C本土道教 D程朱理学答案:A20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
8、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答案:D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於外,又别置中书於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敫(此字应加“西”字头)奏、考帐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材料二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
9、财用有无,不致于冗。摘自蔡忠惠公文集卷22材料三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摘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5(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3)材料二中为消除这种弊端提了一个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且互不统属。目的:加强专制集权。(2)材料二可看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互相推诿,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材料三可看出官员冗滥。(3)建议:“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不能实现。原因:封建帝王为加强皇权,必然会通过分化相权来减轻对自己的威
10、胁,这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规律。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87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格外重视和扶持。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享有丰厚利润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材料二北宋时期,广州有专住外国商人的“蕃坊”,蕃坊中有“蕃市”和“蕃学”,“蕃市”中外商输入的“蕃货”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输出的商品以铜钱、绢帛、陶瓷等制成品为主。“蕃学”是专为外商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在“蕃学
11、”修完学业的诸蕃学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蕃长由外商担任,其职责一是全权处理蕃坊内部事务,二是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经商。在处理公事时,蕃长必须穿上中国官服,驻华外商必须遵守宋朝法律,犯法者由广州官府审理判决。摘编自赵世瑜、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泉州海外贸易独特发展的历史条件。(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广州蕃坊设置的影响。答案:(1)历史条件: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港口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2)影响: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繁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传播了儒家思想文化,吸收了外来人才,兼顾了外商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商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北宋的中央权威,彰显了国家主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