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假精练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典题温故1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法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
2、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和王孙的公平选拔, 故选C项;材料表明的是在科举选拔的平等不是寒门和王孙的绝对平等, 排除A项;科举制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改变社会结构,排除B项;据材料“五代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处于分裂,排除D项。经典集训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
3、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B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C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D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时间史实周平王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二年卫弑其君桓公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C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宗法破坏,贵族内讧3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说:“青铜器多动物纹样,古代以动物纹样为主的艺术实在是通天阶级(即最高统治阶层)的一个必要的政治手段,它在政治权力之获得与巩固上所起的作用,是可以与战车、戈戟、刑法等统治工具相比的青铜器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对
4、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青铜器记载了国王的权限B青铜器是王权的重要象征C青铜器弱化君主专制权力D青铜器是国家机器的象征4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得知他派出去寻访长生不死药的术士(韩众、徐巿、侯生、卢生等人)逃跑,命令抓捕这些术士,术士们互相揭发,又牵引出460多人。秦始皇盛怒之下将他们处死,史称“坑儒”。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焚书”直接导致了“坑儒”事件的发生B“坑儒”可能与历史事实之间存在差异C秦朝中央政府内部斗争激烈D
5、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6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A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B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C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D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7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A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短期内稳定汉朝政局D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8据宋史记载,
6、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A武将任职辖地都在边疆地区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百姓拥戴是重用武将的前提9李治安先生在其元代行省制度一书中认为:元代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
7、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A是分权与集权的枢纽机构B体现了中央集权极端化C实现了权力的分置与制衡D消除了地方势力的威胁10下图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得明朝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11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
8、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12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机构职能主要表现理藩院管理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控制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这说明清朝A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B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C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D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1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
9、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C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14“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A官僚机构日益膨胀B选官标准不断放宽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社会风气渐趋开放15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10、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11、”。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1)根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
12、化趋势。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说明王都实力强大,不用担心外来进攻,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D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出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A错误;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合,B错误;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是材料中体现出主旨,C错误。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 “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可知这两段史料都表明了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此时宗法制的破坏,贵族内讧,D项正确;封邦建国,众星拱月属于分封制初期的效果,A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诸侯兼并的信息,B错误;等级不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虽然宗法制破坏,但是
13、等级秩序依然存在,排除C。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和题中关键信息“青铜器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可知,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不仅是礼器,而且是统治者用来维护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因此青铜器实际上是王权的重要象征,B项正确。青铜器上可能会记载一些国王的活动,但没有涉及“国王的权限”这一信息,A项错误,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4【答案】B【解析】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渐趋湮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A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
14、出;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故C项错误;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D项错误。5【答案】B【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坑儒”事件,但历史上的坑儒事件说的是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可知材料与历史事实不符,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焚书”,更不能得出“焚书”是否导致“坑儒”事件的发生,故A排除;坑儒事件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并不是中央政府的内部斗争,故C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郡县制,故D排除。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
15、“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并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郡县制之下,郡县长官都必须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与激发官员们的积极性无关,故排除A项;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长治久安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也和秦朝的官僚体系是否完善无关,故排除B、C项。7【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分封刘姓贵族与军功大臣,有利于稳定汉初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A项,郡国并行制并未否定郡县制,排除。B项,封国制并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排除。D项,为景帝
16、削藩导致,不符合史实,排除。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7位武将的事迹可知其在治理地方时多体恤百姓,深得百姓拥戴,可见当时武将在当时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项B正确;从材料中登州、卫州可见武将并非都在边疆任职,选项A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武将是否被重用在材料中未体现,而且武将被重用取决于皇帝而非百姓,选项D排除。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行省制度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障,成为分权与集权的枢纽机构,故选择A选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到达顶端,与材料时间不符,行省制下不是权力的分置与制衡,故排除B、C选项;“消除地
17、方势力威胁”过于绝对,行省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方势力,故排除D选项。10【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内阁首辅和司礼监太监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力制衡,说明明朝的政治制度中也存在制约因素。故答案为A项。该示意图反映的是内阁与司礼监太监之间的政治关系,不是内阁与宦官群体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从该示意图反映的这一体制维护明朝统治来看,不是体现其弊端,排除C项;内阁首辅不能限制皇权,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发现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
18、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12【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
19、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13【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薛元超因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抱憾终身”,皇室子弟李洞因屡次科举考试不中而发出了“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的誓言,士子从靠门荫、荐举等途径进入仕途转向以科举从政为荣,可见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涉及宗室势力相关的信息点,排除;C项,“崇儒”的现象,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4【答案】C【解析】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从材料“从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
20、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可以看出,朝廷加强了对官员的评价和控制,由此说明明清时期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故答案为C项。A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并不意味着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排除;B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与选官标准无关,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相关的信息点,排除。15【答案】D【解析】据材料“绳愆纠缪”,意思为“改正过失,纠正错误”;联系材料“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可知,明代仁宗皇帝是要求他们四人帮助皇帝来监督官员,以纠正官员的错误及过失,由此判断D正确;据所学可知,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掌握实权的行政机关,而不是皇帝顾问机
21、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户、兵、刑、工其他部门,更没有体现各部权力制衡,C错误。16 【答案】(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3)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4)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第一小问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意图来考虑,西周通过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西周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来概括。(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汉之刺史不能用本地人”“属吏必为本地人”来概括;第二小问从郡县制的作用这一角度来回答。(3)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央地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