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讲:吴静晖孟子见梁惠王“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孟子“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1.梁惠王上下;2.公孙丑上下;3.滕文公上下;4.离娄;5.万章上下;6.告子上下;7.尽心上下。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核心是“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道德伦理孟子的道德伦理道德规范:仁、义、礼、智。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2、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孟子的道德伦理孟子的人生之乐孟子的人生之乐u 人生有三乐也,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的人生之乐u 人生有三乐也,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u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孟子的人生之乐u 人生有三乐
3、也,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u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u 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人生三乐也。孟子的活动时代孟子的活动时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的活动时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庖有肥肉,廊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的活动时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庖有肥肉,廊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
4、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
5、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以义治国,何必言利以义治国,何必言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国界,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