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7KB ,
资源ID:22219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1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高中语文 第2单元《孟子》选读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1、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B)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突然)B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C沛然下雨(雨势大的样子)D则苗浡然兴之矣(兴起的样子)【解析】云盛的样子。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同“定于一”的“一”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B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C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D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解析】题干和B中的“一”都当“统一”讲。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BCD【解析】两个“领”字都当“脖子”讲。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BCD【解析】A

2、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动词,亲附/介词,跟;C项均为表修饰的连词;D项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就。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尽善尽美”“登堂入室”“发愤忘食”这些成语皆出自孟子。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C“断织督学”说的是孟母用“断织”来警喻孟子好好学习的故事。D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语录体,也是孟子的门徒记录他的言行整理而成。【解析】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著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

3、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则苗浡然兴之矣兴:生长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嗜:贪,爱好C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引领D其如是,孰能御之 御:抵挡【解析】引:伸长。7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B)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8下列

4、说法与孟子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A)A国君应爱民保民;反对一切使生灵涂炭的战争。B国君应以仁政治理天下;反对嗜杀百姓。C梁惠王、梁襄王都在嗜杀者之列;应以爱民保民为本。D国君爱民保民,百姓归附,天下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注:石门:鲁国都城曲阜外城的城门。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得己:即自得。9请概括

5、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答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在以修身为立足点(无论进还是退)这一点上,二者并无差异。10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孔子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不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孟子则认为人们应该在穷与达的不同境遇下采取不同的行为,能够在理智、符合实际情况下思虑与奋斗。显然,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显得更加执着。【参考译文】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进城)司门者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家来。”司门者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定要去做的人吗?”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意,修养个人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