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林壁等。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1933年在狱中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 诗论、艾青谈诗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塑像艾青纪念馆艾青故居 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五岁时,他回家开始读书。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
2、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大堰河其人出生于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大堰河孩子多,生活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大堰河墓整体把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深切的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4-8节)回忆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
3、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这部分是诗人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感激之情。课文插图搭好灶火后尝过熟饭后放好酱碗后补好破衣后包扎伤手后掐死虱子后拾起鸡蛋后抱抚摸拍去炭灰后 1、第四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摄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母子情深含着笑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烧肉晒麦纯朴宽厚 勤劳善良的大堰河纯朴宽厚 勤劳善良的大堰河命运悲惨,极容易满足。2、第七节大堰河含着笑做哪些事情?应如何理解这一情形?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3、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1、叙事抒情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2、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