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2、3、4、5621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97、8、10、13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12、131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4、15、16、1718、19、20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世纪60年代,有评论称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解析:B马歇尔计划贯彻执行的时间和区域只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欧地区,这与材料给定的时间和表述显然是不相符的,
2、故A项错误;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世界支付货币的地位,即拥有“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的资格与权力,故B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范围仅仅是北美地区,显然没有材料中那么大的空间跨度,故C项错误;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关贸总协定并没有赋予美元额外和过多的权力,故D项错误。2.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C.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D.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解析:C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对经济干预加强的信息,故A项错
3、误;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确立的,故B项错误;从“美元贬值”到“美元坚挺”体现了美元国际影响力的加强,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介绍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对外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3.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此机构应该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解析:C注意材料中“长期贷款”“扶贫”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宗旨在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C项正确。4.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要
4、求,1945年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它是()A.世界贸易组织 B.独立国家联合体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A项错误;独立国家联合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世界性经济组织,B、C两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稳定国际汇率的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A.布雷顿森林体
5、系的建立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解析:D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在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这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关,故D项正确。6.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
6、从理论上揭示出()A.美国贸易顺差的必然性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C.美国贸易逆差的必然性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解析:D材料中认为贸易顺差是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的重要因素,并不是说贸易顺差具有必然性,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间早于题干理论的提出时间,故B项错误;题干理论认为美元作为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会导致贸易逆差的发生,并非认为其发生具有必然性,故C项错误;从题干理论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矛盾之处,而伴随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元币值难以保持稳定和坚挺,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故D项正确。7.纱线拧成绳,团结力量大。如图是瑞士19
7、57年发行的欧罗巴专题邮票,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其寓意是()A.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B.东盟各国团结合作C.北约和华约的对立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解析:A本题关键信息是“1957年”“欧罗巴专题邮票”“EUROPA”等,“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寓意是欧洲国家的联合一致,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8.20世纪50 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提出了生产、商品交流、资本和劳务突破国界,获得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要求。这表明欧共体的形成原因是()A.欧洲国家对抗美苏争霸的需要B.欧洲国家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C.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D
8、.建立统一欧洲国家联盟的现实需要解析:B材料的角度是欧洲国家“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要求“生产、商品交流、资本和劳务突破国界”,这是出于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联合,故答案为B项。9.20世纪60年代末,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提出后人所称的“维尔纳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货币趋同直至确认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某种类似“欧洲联邦储备局”的机构确认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其目的是()A.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B.发展卢森堡经济C.实现欧洲政治一体化D.削弱法国和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影响解析:A“各成员货币趋同直至确认
9、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主要体现的是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故本题选A项。10.德法两国认为,希腊等国退出欧元区可以成为一种选项;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此事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遭遇空前挑战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C.欧洲政治一体化加深 D.欧元不符合各国需要解析:A材料反映出欧盟在希腊等国可不可以退出欧元区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欧元代表的是欧洲的一体化,故分歧实质上反映了欧洲的一体化遭遇空前挑战,A项正确。 11.如图是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扩大国家间贫富差距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C.区域合作实现了三国的优势互补D.北美
10、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解析:D漫画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项错误;根据漫画得知,出现了美国得利,加拿大和墨西哥失利的现象,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中加拿大工人和墨西哥农民的失业,可以得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合作并没有实现优势互补,故C项错误;根据漫画中,美国人欢呼“真好”,加拿大工人和墨西哥农民的失业,可知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故D项正确。12.在19891996年期间,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促进了经济合作 B.加强了对违规成员的制裁C.形成了关税同盟 D.抵制了欧美国家的资本扩张解析:A组织整体的平均关税水平下降说明
11、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各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的经济合作,故A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不具有强制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没有形成关税同盟,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亚太经合组织抵制了欧美国家的资本扩张,故D项错误。13.下列组图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图标。这些组织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是()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C.新旧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激烈D.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解析:B四个组织都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其并不能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故A项错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建立直接表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故
12、B项正确;四个组织没有涉及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4.“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被跨国公司控制解析:C跨国公司的投资、经营、贸易等活动均以世界市场为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B项说
13、法错误。A、D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意思。15.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解析:A材料反映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为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和化解矛盾,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国际法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当今世界,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国家利益之争更加激烈,故B项错误;谈判协调不可能代替战争对抗,故C项错误;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与事实
14、相悖,故D项错误。16.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厂商/合作者产品/服务成本苹果Apple(美)设计东芝Toshiba(日)闪存、触摸屏$40.00三星Samsung(韩)应用处理器$14.46英飞凌Infineon(德)相机组件、GPS接收器$11.80富士康Foxconn(中)组装$6.50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解析:D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指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动,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不是表格的主旨,故C项
15、错误;从上表可知,iPhone手机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世界不同地区的厂商有不同的分工,获得不同的收益,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故D项正确。17.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析:B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
16、受益最大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遭受“剥削”,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故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其中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18.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解析:B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
17、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故出现题干所述情况,B项正确。人们使用“全球化”时,是没有进行明确区分的省略称呼,而非理解上逻辑混乱,也并非刻意淡化其政治意图或刻意彰显其经济意义,A、C、D三项错误。19.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该机构创始成员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下面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
18、变解析:B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A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中国倡议设立”“创始成员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可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B项正确;依据材料“该机构创始成员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分析得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非区域性经济组织,C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D项错误。20.美国作家小约瑟夫奈在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说:“我们所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
19、主权国家继续存在所有的国家,包括最大的国家,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难以在主权国家边界内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资金流动、毒品交易、气候变化、艾滋病、恐怖主义以及文化入侵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A.抵制全球化B.加强国际合作C.建立单边格局D.取消主权国家 解析:B材料表明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些“难以在主权国家边界内加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有全球意识,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加强国际合作,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
20、,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
21、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请
22、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及西欧、日本的竞
23、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省略号后面内容来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四来分析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答案:(1)表现: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2分) 实践: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分)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2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 影响: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4分)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
24、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2分)趋势: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球化的起源与推动力量的历史解释上,目前西方存在两类不同的见解。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中国直至19世纪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贡德弗兰克则认为,早在18世纪以前,甚至“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欧洲则居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只是由于从美洲得到了大笔金钱,“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才能参与到亚洲主
25、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中来,并最终在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材料二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国际环境,中国与关贸总协定失去了联系。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认识到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既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于是,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阿瑟邓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从此,中国便踏上了漫长而艰巨的“复关”“加入WTO”之路。2001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终于叩开世贸组织的大门,成为WTO第143
26、个成员。材料三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见解,并对弗兰克的观点加以说明。(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复关”“加入WTO”的时代背景。(6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4分)解析: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出两个
27、人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推动力量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一中弗兰克的观点及古代中国文明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史实进行说明。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1986年”“中国加入WTO”等,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背景。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发展态势即可,注意采纳其中的关键词来强化答案的指向性,即“被动”“主动”“引领”等。答案:(1)观点:第一种,全球化起源于欧洲,由欧洲推动;第二种,全球化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推动力由亚洲(中国)变为欧洲。说明:16世纪以前,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国家从美洲掠夺大量金银,国家实力上升,最终取代了中国的主导地位。(10分)(2)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新时期中国外交策略的转变。(6分)(3)阶段特征:被动接受;主动融入;塑造引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