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答案“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亡国之痛;“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或“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答案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情。第二,这里的“新愁”既指故地重游而故人不在和自己也不似当年的伤感,又指对抗金战争胜负难定的担忧。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语少情多,思致哀
2、婉”。“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借用唐朝乐工李龟年的典故,以李龟年比主人公。唐人“掩泣”于李龟年晚年歌唱,是因为他象征着繁华美好的开元盛世一去不返;此诗正以昔日歌者在湖上春日中的潦倒晚景,抒写对故国沦亡的无限悲怀。答案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答案上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了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
3、满。答案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诫。答案抒发作者送春的愁苦感伤之情。下阕前三句,写了绿满山川、杜鹃哀啼,从凄清之景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愁苦情绪;最后两句,写把酒送春、暮雨潇潇,从中可以看出感伤情怀。答案(1)对朝政的不满;(2)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3)想以山水自娱;(4)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答案诗中的颔联、颈联四句运用了细节描写:闻雁修书,见霜制衣,开箱垂泪,调砧断肠。这些具体、典型的生活细节,真切有力地抒发了家中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答案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不舍。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体现了作者去官途中的怅惘。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了诗人的孤寂。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