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唐太宗时期,这年正月初三,忽报塞外敌人10万余众来犯中原,形势危急。于是皇帝急召众大臣商议对策。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尚书职权分别为草拟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尚书下辖六部,对外交战应由尚书省交给兵部处理。答案:B2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尚书省执行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 D交吏部处理解析:三省六部
2、制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答案:B3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解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材料描述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具体行政过程,进一步印证了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最终分散相权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选B项。答案:B4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
3、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D保证了皇权独尊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地方的管理措施。答案:B5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皇帝诏令进行审批和完善,不能体现出皇权受到了抑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除了有中书省进行审批,还有御史、谏官监督,故不能体现出宰相权力的扩大,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皇帝诏令不能直接下发,还要有中书省
4、、御史等监督,反映不出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答案:D6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解析:注意材料中“均有参政之机会”与“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可以首先排除A项,此“制度”是指科举制;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具有封闭性,造成门阀政治。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7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察举
5、制的弊端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D世官制的沿革解析:解题应该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东汉”和关键信息“举秀才”“举孝廉”,明确考查的制度为东汉选官制度察举制。答案:A8中国古代官吏的产生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立嫡以长不以贤”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都是九品中正制,“立嫡以长不以贤”是世袭制,“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才是
6、科举制。答案:D9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太尉御史大夫刺史门下省A BC D解析:太尉掌军事,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具有监察职责。答案:C10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逐步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是皇帝进行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项正确。A项中“集中于相位之争”、D项中“基本对等”的表述错误;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
7、变是在西汉武帝时,B项错误。答案:C11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故B项正确。答案:B12“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材料反映了西汉
8、中期以后()A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刺史没有依照条例办事D刺史较好发挥监察作用解析:材料反映了地方出现苛政原因大多出在刺史身上,刺史不遵守职责条例,干预郡县事务,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
9、,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1)材料一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2)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根据材
10、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第二小问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有辩证地认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答案:(1)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3)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认识: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唐初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但本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统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
11、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材料二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征辟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
12、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称其为“公选制”?(2)依据材料二,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回答;第二小问从“乡举里选”的内涵入手,结合世官制的特征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分析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联系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局限性回答。答案:(1)原因:国家建设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旧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原因:察举制选拔的人才来自民间,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推举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2)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作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职,削弱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