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虽然近几年全国卷不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断句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是指意义较虚,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主要指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对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8个虚词
2、(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上。鉴于虚词在理解文意中的重要作用,学生需要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技法,学会辨析易错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一、多义实词推断7技法1.语境代入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内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需要借助句外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文贯通。2.成语联想推断法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学生可以借助自己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3.联系教材推断法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含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推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4.语法成分推断法文言文
3、与现代文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文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因此,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可以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5.句式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6.字形分析推断法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并且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
4、,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樯橹”一词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构成词,可推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7.通假猜想推断法当遇到一个句子中某词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的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二、文言虚词推断6技法1.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2.对称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语言结构相
5、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3.语法分析法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第三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4.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
6、一样。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两个句子“秦伯说,与郑人盟”和“失其所与,不知”,前一个“与”是介词,“跟、同”;后一个“与”是动词,“结交、亲附”。5.位置推断法同一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其”,用在句首一般做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指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名(代)词后一般做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6.句意推断法理解句意是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因此,可以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衡州新学记宋张孝祥先王之时,以
7、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簿书期会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
8、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遑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9、?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选自于湖居士文集)【注】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教授:学官名。乾道:宋孝宗年号。语言建构与运用夯实文言基础,培养文言语感(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明确:靡有二事:没有,没。则为奇言异行:是,成为。而有卒岁之忧:连词,表承接。惟是故也:代词,这,这个。其学与政之分与: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州县之吏以学名官:介词,用,凭借。盖欲还先王之旧:盖,副词,大概。旧,旧俗。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与,连词,和。
10、之,结构助词,的。士不为便:方便。据潇、湘之会:交汇之地。于是方有兵事:在这时。夫兵之已而治之效:句首发语词,不译。而余独表而出之:列出。学成而兵有功:指作战。则居是学也:在。不专章句之务:追求。文化传承与理解温习传统,学习强国(2)试分析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对当今学生的指导意义。明确:本文阐述了学习与为政的关系,指出学习是为政的基础,为政是学习的实践,两者辩证统一。文章浅显易懂,可读性强,紧贴当今学习强国的形势,对青年学子接受传统国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有裨益。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元本本元:探索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望:察看C.顾卒未有以
11、当上意者当:符合D.兵其细也细:小事【解析】选B。B项,“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后世的为政者政学分裂,不敢与先王之时进行比较,故“望”意为“比较”。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解析】选A。A项,均为连词,“就”。B项,介词,比/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C项,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D项,相当于“于”,在/连词,表目的,来。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
12、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解析】选B。此题可从语法结构入手。“能通经缉文”的主语应该是“自好者”,所以“自好者”应放在后一句中,即从“玩岁”后断开,排除A、D项;“昔”指“过去”,在句中应是修饰“所习者”,是“所习者”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3分)()学无异习,政无异术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我方为政,学于何
13、有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A.B.C.D.【解析】选A。源于第一段,是对“先王之时”的回顾,段末,作者说“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由此可见,都是作者赞赏的。源于第二段,是对“后世之学”的分析,段末,作者感叹到“嗟夫!后世”,可见作者不赞成这些做法,且“我方为政,学于何有”是作者模仿后世言治者的话,其中暗含讽刺。源于第四段,这是作者叙述石鼓书院的情况,只是客观陈述,不存在赞赏与否。“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从“未必”二字可知,作者是不赞赏的。“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源于
14、第五段,是对在书院读书的学子的肯定,从最后“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可知,作者是赞赏的。故选A。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解析】选D。D项
15、,“文章以驳论为主”错误,作者开篇先肯定先王之时的学政一体,接着指出后世的政学分裂,二者形成对比,紧接着作者肯定三位官员重修书院的做法并对学子提出希望,可见应该是“立论”为主。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分)译文:_(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3分)译文: _(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3分)译文: _答案:(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2)那么我怎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3)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附【译文
16、】先王在位时,把学习作为为政之道,学习是致仕的出路,施政是实践学问的途径,学习没有其他途径,施政没有其他办法。从朝廷下达到地方,从地方下达到天下,探索本源,没有其他。所以士大夫不学习,言行就不正常;施政不从学问来,就没有礼法可守。从皇帝到大臣,都觉得自己有学问,就像农民有田地,从早到晚,不耕耘就没有食物果腹,就有性命之忧。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统一风俗就会统一,就是这个原因。后世人的学问,比先王在位时更胜一筹。居所的安定,食物的丰富,规矩的严格,先王在位时未必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可是学习就只为学习,施政就只为施政,贪图安逸,虚度岁月,有点上进心的只不过能通晓些经籍,只为了科
17、举考试,一旦得中做了官,以往所学的就全部忘在脑后了。一看到文书上需要按规定日期施行政令,就说:“我刚刚从政,哪里懂这些?”唉!后世人常说为政者不敢与先王在位时比较,就是学与政分家造成的!国家重视学问也算到了极点,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请先生,州县也以学问选拔官员,难道只为面子上好看?大概想恢复先王在位时那样,通过学习来施政。凡是下面的人没有符合官家意思的,就是士大夫和学者的罪过了。衡州有个石鼓书院,由来已久,中间曾迁到城南,因师生不方便,又迁回旧址,这之前的学官是施鼎。石鼓书院是潇水、湘江交汇之地,名山环绕。搬到那里,新房还没有屋顶。提点刑狱官王彦洪、提举常平官郑丙、知州张松,都是孝宗乙酉年做官,当
18、时正赶上战事,他三人任职不同但责任相当,虽然每天忙个不停,但是知道学习是为了将来从政治国,战事只是小事,因此授命学官苏总龟,让他马上修葺学校。过了不久学校修成,战事也结束,看这三人治下的地区,都说治理得很好。战事的结束和治理的成效,并不一定就是做学问的原因,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讲出来,大概是欣赏这三个人能理解先王重视学习的原因,在军情紧急期间也不敢忘记做学问,学问做好了,有军功,治理地方有政绩,那么我怎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衡州的学者们,得知了这三人的心意,就在这里学习。不再只钻研章句的含意,而是为以后从政打下基础。不再只为了登科做官,而是为了上报君恩下泽万民,使学问和施政又统一起来,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次年八月初一,历阳张某人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