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考点复习专题:《朝花夕拾》《西游记》.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8854 上传时间:2025-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考点复习专题:《朝花夕拾》《西游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考点复习专题:《朝花夕拾》《西游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考点复习专题:《朝花夕拾》《西游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考点复习专题:《朝花夕拾》《西游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朝花夕拾一、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题目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二、主题归纳朝花夕拾用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展示了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2、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其主题思想集中表现在四方面:1.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段的回忆,记叙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他们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2.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封建教育对青少年的毒害。这些散文以“我”为线索,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封建社会、封建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残,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3.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4.作者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侧

3、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三、考点分析朝花夕拾除小引和后记外,由10篇文章组成。作品的先后顺序是以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轨迹来安排的。1.第一篇到第六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心世界。2.第七篇父亲的病和第八篇琐记,主要写作者青少年时代所面临的人生抉择。3.第九篇藤野先生和第十篇范爱农则是怀念老师和旧友,同时回顾了作者走向文学道路的经历。短短10篇文章,总结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西游记一、文学常识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

4、,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

5、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二、主题归纳作品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苦难深重的劳动人民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愿望和勇于反抗的战斗精神.孙悟空取经途中的斗争,则表现了我国人民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此外作品还曲折反映了明中叶皇帝崇尚道教,方士干扰朝政.厂卫特务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西游记中也歌颂佛祖功德无量、法力无边,和宣扬宿命论等。三、人物形象孙悟空:桀骜不驯,敢做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