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标展示核心素养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综合思维:通过对某城市化图文材料的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特点与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地协调观:判读城市化的过程图,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发展生态城市,保证城市与社会协调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8页基础梳理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3)管理、协调:各种社会组织机构。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划分特点18世纪工业革
2、命以前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工业革命以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以及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3、。国家类型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后果发达国家趋缓较高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低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特别提示】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素养引领】1(综合思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区别?提示:前者主要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2(综合思维)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是一回事吗?提
4、示:不是。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是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生态环境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资源短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城市环境污染。(2)社会问题:道路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特别提示】2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植被减少,会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
5、热岛效应”;城市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城市硬化面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考点一城市化的进程及地区差异【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 多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通过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1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BC D(2)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
6、正相关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图中四条折线分别表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折线比重一直在60%以上,折线和比重一直在40%以上,折线比重最小,由于同一年三次产业比重之和为100%,可知折线不表示产业比重,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第(2)题,折线表示城镇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折线比重一直较低,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虽然比重略有下降,但浙江省经济在该时期内一直快速增长,产值仍然上升。折线在下降,为第二产业,与城市增长趋势呈负相关。折线为第三产业,其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同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我的答案:(1)A_(2)C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
7、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国家类型比较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小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成熟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8、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郊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 命题角
9、度一城市化进程的判断(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双选)()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双选)()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下降,与企业数量和企业总数有关,该年企业数量等于企业总数乘以累计百分比,通过简单计算不难得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故选AD。第2题,2004
10、年之后,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减少,郊区数量增多,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处于郊区化阶段;2004年之后,企业数量增加迅速,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故选BC。答案:1.AD2.BC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4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析:第3题,衡
11、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66%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为34%,B项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降低;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
12、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答案:3.B4.A 命题角度二城市化的表现与发展条件5(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与贵州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所以两省城市化的特点也主要是这两方面。第(2)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城市化的形成因素上分析,即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面。答案:(1)江苏省城
13、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 多以示意图、景观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通过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考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材料和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2(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
14、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 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 BC D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1989年、2002年、2015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不透水面比例,分别比较1015千米、1520千米、2025千米、2530千米的区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_千米区域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第(2)题,不透水面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止了雨水的_,地下水位会_,地表径流会_f;由于地下水位_,生物多样性会_;地面的硬化使得城市整体
15、空气湿度_;硬化的地面与绿地相比,增温速度更_,地表气温会_。我的答案:1520_下渗_下降_增多_下降_减少_降低_快_升高_(1)B_(2)C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市水文城市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
16、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的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17、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等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命题角度一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
18、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解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A、B项错误;近地面风速的变化与地表粗糙程度有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
19、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D项正确。答案:D 命题角度二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23题。2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2题,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周边地价较高,建设“握手楼”可以节省土地面积,同时增加房屋面积,农民将房屋出租可增加收入,因此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出租房屋增加收入。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握手楼”楼间距很小,
20、说明寸土寸金,城市房价昂贵。“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不能反映居住人口减少;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于城区扩大。故选B。答案:2.D3.B 命题角度三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
21、环与六环之间5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6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 C D.解析:第4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在1.00时最为平衡。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5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
22、,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6题,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答案:4.C5.B6.A 命题角度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78题。表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 3512 1550.95巴黎1 0602 8450.74纽约83
23、37980.90伦敦9781 7380.527.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8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解析:第7题,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主体;同样,美术馆、电影院屏幕也是巴黎地域文化的组成或反映,并不是标志。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外籍学生是受伦敦教育的吸引而
24、来,并不是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选C。第8题,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选A。答案:7.C8.A素养立意:立足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2020山东青岛一模)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
25、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如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1)(3)题。(1)推测M省(市)最可能是()A辽宁B上海 C湖南D安徽(2)20002005年,吉林省的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3)图示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M省20002005年间,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
26、说明镇区人员增量为负值,慢于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应为我国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大城市经济发展,周边镇区人口向城区迁入;图中M省(市)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在20102015年为正值,说明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使得周边地区的镇区人口增长速度增快。第(2)题,读图可知,20002005年吉林省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大于1,说明镇区人口呈现正增长,而城区人口呈现负增长,故排除A、C选项,选择D选项。该省城镇人口总数在增加,故排除B选项。第(3)题,读图可知,重庆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在20002005年高于陕西,20102015年低于陕西,故重庆的城化贡献率在20002005年低于陕西,20102015年高
27、于陕西。答案:(1)B(2)D(3)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3页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典题导入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图形解读提示:大降低大上升郊区市中心尝试解题(1)_D_(2)_D_判读方法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直观信息判断一看城市面积,即规模的
28、变化;二看城市数量,即城市数量是否增加;三看城市人口的变化(图例信息是否有提示);四看是否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地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2)隐含信息判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往往隐含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下图所示: 2.判断城市化进程和阶段(1)看数值结合柱状图或折线图中数值的大小判断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然后可结合具体的数值范围判断出其所处的阶段。如图1中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2000年英国、美国、巴西都超过70%,处于城市化发
29、展的后期阶段;印度不足30%,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2)看速度可结合柱状图差值的大小或城市化折线的斜率大小来判断。柱状图差值大或城市化折线的斜率大,说明城市化速度快,反之城市化速度慢。如图1中巴西1950年后城市化速度较快。图2中BC段城市化速度较快,EF段速度降低。(3)推断存在问题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地区多处于城市化或郊区城市化阶段,通常会存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化水平下降的地区则存在逆城市化现象,如图2中EF段。应用体验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东部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B部分省份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西
30、部省份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D城市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呈正相关(2)在城市化过程中,北京市()A绿地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变大B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C城区面积扩大,服务功能增大D劳动力资源紧缺,退休年龄延迟解析:第(1)题,图中东部省份(京、辽、闽)的城镇化水平远比西部省份(滇、宁、甘)高;我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还未出现逆城镇化现象;2013年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都在40%以上,说明已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北京2005和2013年城镇化水平相对西部省份来说是比较高的,但增幅却很小,而滇(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低,从2005年的20%上升到2013年的40%,增幅翻了一番。第(2)题,在城市化过程中
31、,北京经济发达,全国各地剩余劳动力(以中青年人为主)大量涌入,造成北京劳动力非常充足,人口流动量较大,管理难度也较大。答案:(1)C(2)B高考命题探源5|城市题型探源悟解法(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思维流程答案占用生物多样性热岛效应(1)D(2)C知识探源找规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具体要素的影响具体要素主要影
32、响及评价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使局部地形趋于平坦,但有可能加大城区和周边地区的高差,在山区可能使靠山地一侧坡度加大,造成地质不稳定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比热容减小;排放各种气体,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影响空气运动,减小风速,改变风向;形成“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水文改变原有河网系统;道路硬化,下水道设施等改变蒸发、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土壤城市排出的废水、废渣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生物城市建设改变了生物栖息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人文地理环境土地利用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地面被硬化、固化景观特征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建筑物高度增加,密度加大人口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居住,人口密度大大增加生产方式单
33、家独户分散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工厂化生产,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针对训练提能力(2020湖南雅礼中学测试)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准确获取城市扩张模式、扩张形态以及建成区重心转移态势等信息对于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武汉市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区重心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对武汉建成区扩展的理解合理的是()A建成区呈现斑块状扩张B建成区主要向东部扩张C建成区在20032008年间扩张最快D建成区南北向扩张可能因交通改善2关于武汉市城区重心迁移的判断,正确的是()A重心持续向南移B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C2010年后移动速度最快 D移动速度整体趋缓3为了解决武汉市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A加快发展速度 B不断压缩城区规模C无限扩大城市规模 D加快新城组团发展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武汉市主要向外围扩张,其中近几年向南北方向扩展明显,这可能与南北向交通改善有关,选D。第2题,图中显示,武汉市城区重心波动移动,但有整体向东移动的态势,其中,20092010年移动速度最快,据此选B。第3题,武汉市城市化问题主要是城市规模大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建成区的扩张应适度扩展规模,加快新城组团发展,以减轻污染,合理布局产业。合理规划不是限制城市发展,不能无限压缩或扩大城市规模。据此选D。答案:1.D2.B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