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美人南唐李煜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因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又叫玉壶冰。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虞美人关于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2、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名是在同一词牌中,不同的词为了区分而根据词的内容,由词的作者为词写出标题。关于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创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这首词流露出了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3、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虞美人就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他命歌伎唱虞美人,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他大怒,赐李煜毒酒一杯,这位失败的君主、成功的词人就这样撒手人寰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朗读自主翻译 了:了结,完结。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4、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照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结构整合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离家之恨思乡之苦“愁”上片实景:春花秋月 “何时了”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又东风”虚写:回忆故国 “不堪回首”虚写:回忆往事 “知多少”韶光易逝悲时光消逝亡国之恨 恨故国凄凉物是人非愁下片虚写:雕栏玉砌 “应犹在”朱颜已改人事非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愁悲恨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5、。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品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谁人不怜,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
6、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哪些想象?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本词中,有几组对比,试着找一找。第一组对比:春花秋月往事“春花秋月”是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而“往事”则是人世间短暂无常的。两者千差万别,以宇宙的无限去比较人生的有限,表明了造物主的造化弄人,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本词中,有几组对比,试着找一找。第二组对比:小楼东风故国明月“小楼东风”是李煜自己现在不自由的真实写照,表
7、明了囚徒身份的悲惨;“故国明月”则象征了过去美好而自由的生活,那个时候有尊严,有安全感;以过去的美好自由反衬现在处处受限制、处处不自由,越发使这种处境显得悲苦。本词中,有几组对比,试着找一找。第三组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雕栏玉砌”,喻指故国美好事物永恒存在;但是以前那个在这样美好事物前流连忘返的人却已经容颜衰老了。两者相比,清楚地表露了作者对人生心灰意冷的黯淡心态。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思想感情比较阅读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谢:凋谢。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留人醉:一本作“相留醉”。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小结李煜后期的这首词作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