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的虚伪2太原模拟“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依然沿袭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B正确处理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C这种思想符合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D这种思想促进了中国新经济因素的成长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说:
2、“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4广东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人。”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5潍坊高一质检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导致了中
3、国国势日衰ABCD6江苏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7乾隆时期,苏州地区“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8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
4、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BCD9福建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货,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
5、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竖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蛑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两朝实行的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政策本原因。(4)请简要分析海禁政策及其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解析:本
6、题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知道材料中的“末”指的适商业,次是强调“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综合分析可知强调了“重农抑商”。3B解析:根据材料中“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可知明末淸初学者唐甄认为应农业与商业并重,因此答案选B。4C5D解析: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出现,故错误6B解析:材料所示“奉旨允行”的是“开市舶”,由政府设置市舶司,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并伴有许多限制性条款。这样看来,“海禁”政策并未彻底废止,只是在一定限度内得到开放,故A项错误,B项正确;从“奉旨允行”可判断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7C解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雇佣关
7、系的出现材料反映的正是雇佣关系。8B解析:从材料中“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说明松江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从材料中“从店中给筹取值”说明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明朝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说法有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9A解析:B、C两项均只讲了一方面,不足以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D项“均贫富”的主张属于农民阶级的思想,而董仲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由材料中“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A项。二、非选择题10(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淸斗争。(3)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4)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本题考查明淸时期的对外政策。第(1)(2)问可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解答。第(3)(4)问解答的关键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及对其产生的影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