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怀瑾先生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孔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使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安定和乐,随之养生也成了中国文化中比较永恒的主题之一,古往今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好像尤为注重。然而作为哲学家庄子,他讲的养生比起世俗之人的养生,却有着极大的不同。世俗之人所谓的养生,大多关注肉体生命的护养,今天我们来走进哲学家庄子的药店,探寻一下庄子给世人开了什么养生秘方?此药除了养生还有无别的功效?一、情境导入核心任务:探寻养生秘方,探究药方功效子任务:任务一:析解牛之道。任务二:探养生之理。任务三:抒多元之见活动安排:(1)自读与交流解疑(2)梳理与赏析品悟(3)探究与迁移思辨(4)写作与表
2、达阐述二、学习任务任务一:析解牛之道。(1)活动1:自读与交流解疑预习任务单:查清生字词,熟读课文,完成学案上的基础知识部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庄子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积累任务单:完成学案上的重要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规律,形成文言语感。小组交流字词障碍及文本阅读理解的疑惑。(2)活动2:梳理与赏析品悟小组代表概述故事。小组品悟文惠君二叹“善哉!”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第一叹“善哉!”是叹什么之善?明确:解牛之技善动作描述:解、触、倚、履。(画面美)声音描述:1)两个拟声词砉、騞。2)两个比喻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节奏美)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庖
3、丁解牛的这段表演。“善”=出神入化任务二:探养生之理。活动:探究与迁移思辨第二叹“善哉!”是叹什么之善?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小组合作探究,力求多元解读)任务三:抒多元之见活动1:阅读与表达阐述(1)阅读“单元学习任务”中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文,用思维导图梳理文中给出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2)我看庄子的人生观(当堂口头交流)孟子“诵其诗,读其文,不识其人,可乎?”文章内隐的是作者的人格,外化的是情感和观点。补充阅读庄子养生主第一节(见学案)【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
4、为经,能够保身,能够全生,能够养亲,能够尽年。【注释】涯:边际,极限。知(zh):知识,才智。随:追随,索求。殆:危险,那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已:此,如此;那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状况。近:接近,那里内含追求、贪图的意思。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活动2:写作与表达个性化阐述(课后作业)与庄子对话,探讨人生之道,写给庄
5、子的一封信(实用类)写作指导:1.探讨写信格式。2.内容:可以将庄子与孔子、孟子、韩非等人思想进行对比,抓住庄子与众不同的特质,卓然独立的人格魅力。我眼中的文惠君论述类写作指导:庖丁解牛的故事里,大家看到了庖丁剖牛的行为艺术,精湛的技艺,也听到了庖丁自述解牛技艺修炼的过程,但文惠君看到了那把庖丁用了十九年的刀,依旧如同“新发于硎”的刀。解牛始终是杀生,养生和杀生本是相反的概念,文惠君为何会有这般联想和理解?庖丁解牛里的文惠君就是孟子所见的梁惠王,在孟子和他的多次交谈中,我们听到的都是孟子的声音,梁惠王提出一二疑问,便能引出孟子滔滔不绝的关于治国之理的阐述。可见文惠君非一般人,请你根据文中的语言
6、剖析文惠君是个什么样的人?【任务型学习评价维度表】评价项目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小组评价结果任务1析解牛之道优秀积极讨论与交流,概述赏析语言简洁优美,鉴赏角度全面。良好认真参与解惑过程,概述正确,鉴赏角度多。再努力质疑与解惑参与不足,概述与赏析语言繁复。任务2探养生之理优秀思维活跃,鉴古论今,迁移能力强,表达能力强。良好能认真研读文本,正确理解寓意。再努力基本读懂文章,理解大致寓意。任务3抒多元之见优秀立论正确鲜明有个性,分析论证多维多角度,论据典型,逻辑性强。良好观点正确鲜明,分析论证多角度,论据恰当,有条理。再努力观点立场模糊,论据不足,论证无力,少条理。【课堂小结】庄子,名周,周就是普遍,周就是共同。易经系辞所说“周乎万物,道济天下”之意。闻一多先生说过:“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写作与表达个性化阐述(不少于800字)二选一与庄子对话,探讨人生之道,写给庄子的一封信(实用类)我眼中的文惠君评述类拓展阅读庄子:永恒的乡愁【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