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3.32MB ,
资源ID:216257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625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年高考地理艺体生百日冲刺专题十八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讲练.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年高考地理艺体生百日冲刺专题十八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讲练.doc

1、专题十八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命题趋势探秘】命题规律 考查内容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考查热度考查题型选择题与综合题选择题与综合题选择题与综合题所占分值410分410分410分命题趋势 1.结合商品性农业基地建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策略。 2.通过国内外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特点的比较,进行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 3.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等重要区域的开发建设,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不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对比,找出可以借鉴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5.结

2、合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建设的案例,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6.结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案例,考查引起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意义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高频考点聚焦】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基础知识梳理】 1. 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_自治区东部。(2)地理条件分析 1)气候条件_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但容易受到_的影响。 2)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相对完整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 、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3)社会、经济条件 重要的工业基地,_,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地广人稀。2. 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

3、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_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_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3.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_(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松嫩平原

4、,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4. 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_和_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发展方向:1)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_效益、_效益的统一。2)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_和舍饲畜牧业以森林资源_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

5、区实现“_”;山区发展_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参考答案内蒙古 温带湿润、半湿润 低温冷害 黑土 交通发达 平原大小兴安岭 三江平原 小麦 水土流失 黑土 经济 生态生态农业 保育 立体开发 特色农业【核心考点讲练】 1. 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成因 2.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宜牧面积广;降水较多,草类茂盛;牧畜优质 宜林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皆伐为主营林 3. 我国主要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基

6、地类型分布地区商品粮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油料作物基地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势,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芝麻主要在河南胡麻西北内陆地区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

7、、亚热带)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4. 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活动特点有利不利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黄河中下

8、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南方地区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长江以南地

9、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

10、化严重。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典例1】(2014大纲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3)题。(1)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2)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3)该城市发展成为

11、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较为干旱,光照、热量较为丰富。非洲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为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图示甲地位于沿海地区,根据图例有重要港口,所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港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3)根据题意“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甲地的港口收

12、入,所以甲地成为首都的优势条件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位置适中应位于该国的中心部位,甲地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答案:(1)B (2)D (3)D 【典例2】(2014上海卷)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解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见地形土壤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的习性特征,可以得出水稻生产区的分布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丰富,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人口与城市多沿河分布,特别是河口三角洲。答案

13、: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技巧点拨】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

14、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势条件表现在:(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资源短缺;(2)盐碱地、涝洼地上较大比例;(3)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3、农业布局的特点的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

15、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4、农业发展的方向分析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考点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知识梳理】1.对外开放的前沿

16、(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_;2)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_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_、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_。(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阶段:19791990年,_产业为主导产业,此时发挥_和侨乡优势,建立了一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_,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17、的景观,城市的_迅速扩大。3.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_市为基地,发展石 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_、广州、_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加强规划与管理 制定了_,加强_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参考答案上升 资源 技术 契机 劳动密集型 政策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 规模 广州 香港 深圳 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核心考点讲练】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

18、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主要推动力具体过程特点珠江三角洲模式工业化在外资推动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发展苏南模式工业化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发展温州模式工业化由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东北模式工业化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劳动力职能变化和促进工业发展云南德宏模式边贸发展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3. 珠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典例1】 (2013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

19、-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问题。()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

20、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城市人口比重30%以上,在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2)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3) 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

21、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故选A。答案:(1)B (2)D (3)A 【典例2】(2013福建卷)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解析

22、: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方面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较差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该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中的自然方面,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答题。再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M城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可知该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位于山前冲积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结合图可知M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可从该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国家政策,产业特色角度分析。从图中可知N城

23、地理位置特殊,属于边境口岸,可发展边境贸易;同时该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优势角度分析;社会方面可从国家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政策支持。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4、 【技巧点拨】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思路: 1. 明确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关系。 2. 分析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 3. 注意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点3 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以东亚为例和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基础知识梳理】 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_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_的产业转移。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_、内部交易成本、_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_,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25、,_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_促进区域产业_改变了区域_改变劳动力就业的_ 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_的,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_。(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_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_ (3)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_、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5.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_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2)调整_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3)我国油

26、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_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_、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_”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6.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优化我国_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2)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

27、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_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_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3)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4)提高资源的_,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5)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_地区的大气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

28、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_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参考答案 部分 国内 劳动力 市场 国家政策的调整 环境污染严重 业结构调整 分工与合作 地理环境 空间分布 均匀 流动性 需求 不匹配 西气东输 地区差异大 能源消费结构 西部 西多东少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以煤炭为主 就业 经济优势 利用效率 东部 植被破坏 【核心考点讲练】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

29、调工程方案东线中线西线路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过丹江口水库,经京广线以西输水到北京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至黄河上游优点利用现成河道,施工容易全线自流,运行费用低水质好,利于西部开发缺点需多级提水,且水质较差挖掘渠道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2)西电东送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等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 22 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

30、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分析 (1)对调入区:缓解资源、能源不足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对调出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 (3)利于资源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典例1】 (2014大纲卷)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

31、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解析:(1)电子产品一般“轻薄短小”、价格贵,所以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这是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

32、球选址的主要原因。故选A。 (2)根据电子产品生产和产品特点,对比我国和美国区位条件上的差异,该产品的原料和市场在中国以外,而中国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交通运输并不比美国更方便,故选B。(3)从经济效益、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等出发,我国应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在产权和品牌,因此,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利的措施是应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的高附加值环节投入。故选C.答案:(1)A (2)B (3)C 【典例2】材料一 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

33、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图1 图2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 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解析: (1)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

34、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比较;调水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的地势有关。(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除了跨区域调配外,还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答案:(1)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

35、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技巧点拨】1. 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

36、生态问题。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思路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专题热点集训18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45分钟)一、选择题 (2012上海卷)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回答1-2题。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A. B. C. D.2.在世界农

37、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A.游牧畜牧业B.牧场畜牧业C.旱作农业D.水田农业 (2013福建卷)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4题。3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 河套平原B 黄淮平原C 辽东丘陵D 闽浙丘陵4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A B C D 5. (2014江苏卷)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5-6题。5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

38、的产业是A石油开采 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 D交通设备制造6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空间位置邻近 航空运输发达 经济水平相当 经济互补性强A B C D (2012上海卷)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回答下列7-8小题。7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8 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B C D (2009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

39、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9-10题。9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 B C D10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A B C D (2012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1题。1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D.二、综合题12. (2014北京卷)读海河水

40、系流域和水利图,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13.(2012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1、左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右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从气候角度考虑,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比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并分别说明原

42、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4)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专题热点集训18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参考答案与解析1.C “塞上江南”地区西北内陆,由等降水量线判读降水量较少,但光照强,沿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其优势条件为。选D.2.C. 宁夏平原虽然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但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流经此处,灌溉水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很好,主要以旱地种植业为主,因此选C.3. D 示地区种植甘蔗和水稻,主要是南方地区,北方不能种甘蔗。选D正确。4B 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

43、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图示循环农业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提供了清洁的沼气能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不是新城镇建设。选B正确。5.C 读图可以看出从澳大利亚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商品和服务中铜矿所属的金属开采是马来西亚不向澳大利亚出口的,说明澳大利亚比马来西亚具有明显优势,故答案选C。6C 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临近,和马来西亚空间位置临近,海洋运输方便,加之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所以两国间经贸快速增长,故选答案C。7. B 宝钢为“临海型”超大钢铁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新建钢铁深加工和配送,很显然是为扩大市

44、场。8.A 宝钢为“临海型”超大钢铁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新建钢铁深加工和配送,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诸如降低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等以提高经济效益。因国际燃料市场波动很大,如果提高进口燃料比重而不是降低钢铁生产能耗的话,影响生产成本的降低,其竞争力未必加强。所以选A.9. C 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

45、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故选C。10.D 东北地区本身需要大量能源,青藏地区则主要是太阳能、地热等不便输送的能源,水能也因其地势复杂不便开发,而西北地区的煤、石油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等便于输送的能源可大量输往地带。故选D。11.B 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一是北部水资源丰富;二是南部有用水需求,同事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上可行。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州北部河流众多,说明北部湿润多雨,正确;居民点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说明该州经济活动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因此正确。所以选B。12. 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

46、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解析:(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内降

47、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所以使中上游地区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需修建水库蓄水调节,既能防涝灾,也能防旱灾。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且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导致排水不畅,因此需要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48、。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应对措施,要合理规划,加强对旅游区的植被保护,并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河水的检测,及时治理,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控制旅游人数,减少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13解析:(1)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主要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分析。美国北水南调

49、主要从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来分析。(2)调水的耗能大小,主要从地势分布角度分析。(3)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从提供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应分析。(4)注意“节水措施”,主要从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答案:(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2)单位调水量耗能,我国小,美国大原因:我国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美国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3)有利: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 态环境 不利: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