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初二下册数学三单元教案:分式方程导学案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一篇2019年初二下册数学三单元教案,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一、问题引入:1、 叫分式方程.二、基础训练:1.下列各式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A. B. C. D.(2.甲、乙两班学生参加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树,甲班植80棵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若设甲班每天植树棵,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B. C. D.3.某煤厂原计划天生产120吨煤,由于采用新的技术,每天增加生产3吨,因此提前2天完成任务,
2、列出方程为( )A. B. C. D.三、例题展示:例1: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你能找到这一问题的所有等量关系吗?如果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kg,那么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 kg第一块实验田的面积 第二块实验田的面积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例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
3、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如果设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 h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四、课堂检测:1.甲、乙两地相距5千米,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为千米/时,可按时到达.若每小时多行驶千米,则汽车提前 小时到达.2. 甲、乙两班学生参加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树,甲班植80棵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若设甲班每天植树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B C D3.李明计划在一定日期内读完200页的一本书,读了5天后改变
4、了计划,每天多读5页,结果提前一天读完,求他原计划平均每天读几页书.解答方案:设李明原计划平均每天读书x页,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1)李明原计划读完这本书需用(2)改变计划时,已读了 页,还剩 页;(3)读了5天后,每天多读5页,读完剩余部分还需(4)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相应方程 .4.某工地调来72人参加挖土和运土,已知3人挖出的土1人恰好能全部运走.怎样调配劳动力才能使挖出的土能及时运走且不窝工。解决此问题,可设派人挖土,其他人运土,列方程为 72-= +3=72 上述所列方程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5.A、B两地的距离是80公里,一辆公共汽车从A地驶出3
5、小时后,一辆小汽车也从A地出发,它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倍,已知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迟20分钟到达B地,求两车的速度.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6.某工厂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以后,改进操作技术,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5倍.现在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可提前15天完成.求改进操作技术后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
6、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
7、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这篇2019年初二下册数学三单元教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