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周考三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6分)襁bo( ) 静m() xi()想 心无旁w( )f( )衍 yn()落 污mi( ) k( )尽职守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5分)A. 深邃(su) 睿智(ru ) 骈进(pin) 廓然无累(ku)B. 伫立(ch) 喑哑(yn) 造诣(y)强聒不舍(gu)C. 栖息 (q)妖娆(lo) 亵渎(xi) 重蹈覆辙(zh)D. 灵柩(ji)枘凿(ru) 一抔黄土(p)怒不可遏()3、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5分)A.沁园春 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词所采用的曲调,“雪”是题目,决定词的具体内容B.雨说一文,运
2、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人的灵性,是爱的使者,春的使者C. 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D.敬业与乐业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证明,这种论证方法叫道理论证4填空题(50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是 ,。评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的词句分别是和 观刈麦中深刻反映农民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今夜偏知春气暖, ,人迹板桥霜 ,只有香如故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是 他曾经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说的作
3、者是台湾诗人 ,夜的作者是俄国诗人 致女儿的信的作者是 (国家)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1)陈涉世家的作者是 , (朝代)著名的 家和 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写成 。 它是我国第一部 ,鲁迅称之为“ , 。”阅读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4、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根据文段解释下列加粗显示的词(8分)(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宜多应者。 6、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天下苦秦久矣。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7、问答题(8分)(1)、“宜多应者”的原因是什么?答: (2)、陈胜吴广通过什么手段在队伍中树立威信呢?答: 8、你对陈胜吴广“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和“夜篝火,狐鸣”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