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六国论学科:语文选修年级:高二版本:人教版主讲教师:徐娜单位:栖霞市第一中学六国论苏洵学习目标z1、分析论证过程,梳理文章思路结构。z2、学以致用:培养严谨缜密的思辨能力,并运用在议论文写作中。文本研读: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梳理结构。z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z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zz 二、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zz(一)1、思考:第二段当中用到的论证方z 法是什么?小组讨论z(1)明确:对比论证z对比一:秦战胜所得土地z与受贿所得到土地对比;z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z与割地失去的土地对比。z 对比二:六国祖先创业之难z与六国子孙割地之易的对比。z祖辈与子孙对待土地的
2、态度之间的对z 比更突出了赂秦的危害。z对比三:地有限,欲无厌;z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对比论证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数量上得难献易奉繁侵急态度上赂秦力亏破灭之道引用古语小结(引用论证)道理上z(二)1、第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z(1)例证z齐、燕、赵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历史事实不赂者齐 与嬴不助五国燕 以荆卿为计赵 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内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外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不赂者以赂者丧z(2)假设论证z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z 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z 鲜明有力,进一步论证了赂秦的危害,z 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弊在赂秦赂秦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数量上程度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总分)(第一段)(总分)(第二段)(总分)(第三段)(过渡)(分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四段)(借古)(递进)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第五段)(讽今)(并列)学以致用:zz 以“是否应该实行惩戒教育”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求:zz 1、运用本节所学的论证技巧和论证方法2、论点明确,论证充分3、200字以上4、时间12分钟作业:zz 认真阅读苏辙六国论学案zz 请试从文章的观点、写作意图和论证方法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这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栖霞市第一中学 20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