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2 专题7一、选择题1(2020西藏自治区高三二模)萝卜和甘蓝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植物,萝卜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AA18,甘蓝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BB18。科研人员利用萝卜和甘蓝培育作物新品种,将萝卜与甘蓝杂交,收获种子并培育成F1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F1可通过自交产生同时具有萝卜和甘蓝优良性状的后代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的叶肉细胞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AB18D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F1,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解析】F1(AB)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自交产生后代,A错误;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
2、分裂,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的叶肉细胞不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F1是萝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萝卜的产生的配子(A)9条染色体,甘蓝的产生的配子(B)9条染色体,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AB18,C正确;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F1,但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配子,说明二者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2(2020山东省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一株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由b突变为B、d突变为D,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材料,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D诱变育种只适用于植物【解析】基因
3、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一株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由b突变为B、d突变为D,不能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但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益的,所以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材料,C正确;诱变育种除了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微生物,D错误。3(2020江苏省高考真题)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B )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
4、蓝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分为非整倍性变异和整倍性变异。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性变异,A错误;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原理为基因重组,子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未改变,与染色体变异无关,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误;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后,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才能培育出稳定遗传的小黑麦,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原理,D错误。4(2020上海高三二模)在为沙漠地区种树的某公益活动中,选取了梭梭树、柠条等树种(这些树种根系特别发达、叶片细小),而没有选取吸水、保水能力差的植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为适应干旱环境,梭梭树进化出了发达的根系等性状B沙漠的干旱环境使梭梭树等树种发生了可遗传变异C吸水、保水能力差的植物不适应环境,将很快灭绝D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和不适应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解析】梭梭树发达的根系不是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而产生的,是干旱环境选择了发达的根系等性状,A错误;环境只能起到选择的作用,而不能使梭梭树等树种发生可遗传变异,B错误;吸
6、水、保水能力差的植物不适应环境,但也不会很快灭绝,C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和不适应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5(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某二倍体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基因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A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上至少有64个密码子BA基因突变成a后,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基因A突变成基因a时,基因的热稳定性升高D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解析】63个氨基酸对应63个密码子,另外还应有一个终止密码子,即至少有64个密码子,A正确;在基因A纯合、A对a完全
7、显性的情况下,一个A基因突变成a基因,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正确;突变后,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碱基对,增加了氢键数量,基因的热稳定性提高,C正确;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致使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突变点后的氨基酸序列都消失,突变前后编码的肽链可能差异显著,D错误。6(2020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二模)下图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通过途径1所获得的F1的每粒种子,子叶的基因型与种皮的都相同B途径2能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途径2和途径3都要经过组织培养,品种B和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D途径4依据的
8、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该途径最突出的优点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解析】番茄植株(HhRr)通过途径1(自交)所获得的F1的每粒种子,子叶的基因型有9种,而种皮的基因型都和母本(HhRr)相同,A错误;途径2中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于HhRr经减数分裂能产生HR、Hr、hR、hr4种配子,所以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品种B的基因型按理论计算共有4种,分别是HHRR、HHrr、hhRR和hhrr。途径3的育种方法称为多倍体育种,通过途径3获得的品种C属于四倍体品种,基因型是HHhhRRrr,故品种B和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
9、正确;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产生新基因,而不是新的基因型,D错误。7(2020天津高三期末)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杂交育种的年限不一定比单倍体育种的年限长B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C单倍体育种中可以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解析】若筛选的是显性性状的优良个体,则杂交育种年限一般较单倍体育种年限长,但若筛选的是隐性性状的优良个体,杂交育种的子二代即可获得,而单倍体育种也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纯合子,所以杂交育种的年限不一定比单倍体育种
10、的年限长,A正确;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紫外线照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能增加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B正确;二倍体生物进行单倍体育种时,由于单倍体不含等位基因,所以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C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在单倍体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错误。8(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两个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C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在生物进化
11、的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种群间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隔离,不一定是生殖隔离,也可能是地理隔离,A错误;基因突变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B正确;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收割理论”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正确。9(2020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一模)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
12、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B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了明显差异且两者间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该事例说明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有:地理隔离、变异、自然选择、生殖隔离【解析】土壤酸碱度对个体产生的不同变异有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A错误;题意显示两种群已经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显然它们之间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即两个种群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但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13、,故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D错误。10(2020江苏省金沙中学高三月考)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B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
14、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11(2020山东省高三三模)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15、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为基因重组,B错误;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不改变基因的种类,但是改变基因的数量,C错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是突变的一种情况,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12(2020湖北省高三二模)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D )A生态指无机环境,进化是生物界的演变B基因突变由生态环境决定,若非有利即为有害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原材料,它的产生由生态环境决定D舞台和表演者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铸造了生物的多样性【解析】生态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A错误;某些突变是中性的,B错误;基因突变不是由环境决定的,C
16、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会发生共同进化,舞台与表演者通过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0辽宁省高三二模)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与水稻品种选育相关的问题:(1)现有基因型为Aa的大穗水稻,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水稻占 3/5 。(2)现有品种中,大穗水稻晚熟,早熟水稻穗小。为获得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某研究人员的杂交育种方案设计如下:将杂交子一代大穗晚熟(甲)自交,得到子二代:大穗晚熟(乙)、大穗
17、早熟(丙)、小穗晚熟(T)、小穗早熟(成);单株收获F2中 丙(大穗早熟) 植株上的种子并单独种植。最早在子 三 代中,能分离得到大穗早熟纯合子。若想在最短时间内选育出符合要求的水稻品种,可选取上述植株 甲(大穗晚熟) 的花粉进行育种。(3)杂交水稻(杂种子一代)因具有杂种优势(高产、优质、抗性强),在农业生产中常作为种子直接利用。但种子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这是因为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自行留种会产量越来越低,越来越差)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现有基因型为Aa的水稻,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自交一代后代为AAAaaa121,淘汰隐性个体,则继续进行
18、自交的亲本为AAAa12,后代为AAAaaa642,淘汰隐性个体,则获得的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水稻占6/103/5。(2)依据题干信息,穗大为显性,晚熟为显性,由大穗晚熟(甲)自交后代得到了小穗和早熟,因此甲的基因型是AaBb,要想获得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应该单株收获F2中丙植株上的种子并单独种植,子二代大穗早熟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因此可知在子三代中,便能分离得到大穗早熟纯合子。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的年限,可以直接选取子一代(即甲)的Ab的花粉进行育种。(3)由于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只能用一年,需要年年制种。14(2020张家口高三模拟)某二倍体雌雄
19、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某一相对性状中野生型对突变型为隐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雄株的X染色体来自 母本 。(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子代中偶然发现一雄株基因型为Bbb,分析认为该异常雄株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 母本 (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该结构变异类型属于 染色体片段的增加(增添、重复)或移接 ;二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则该变异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 分裂。若该异常雄株能形成配子(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20、,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后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则该雄株能形成 4 种配子。(3)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现用某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杂交,若子代中雌株全为野生型,雄株全为突变型,则该突变型雄株的基因型为 XbYB 。【解析】(1)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X染色体来自母本,Y染色体来自父本。(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突变型雄株基因型为BB,野生型雌株基因型为bb,后代基因型理论上为Bb,而后代基因型为Bbb,可能是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移接,导致产生了bb的卵细
21、胞;也有可能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异常,产生了b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已知该雄株基因型为Bbb,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后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则可以产生Bb、B、b、bb四种配子。(3)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正常突变型雄株与野生型雌株(XbXb)杂交,后代雄株全为突变型,雌株全为野生型,说明父本提供了YB和Xb配子,该突变型雄株基因型为XbYB。15(2020河南省高三三模)如图示果蝇染色体上的基因:灰身(C)对黑身(c)为显性。纯合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甲),果蝇甲可能是亲本果蝇在减数分
22、裂时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造成的。科研人员又增加果蝇乙(CC)进行相关实验,弄清了出现果蝇甲的原因(假定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活力相同)。(1)合理的实验思路: 用果蝇甲和果蝇乙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2)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31,则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41,则甲的出现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解析】(1)根据分析为了鉴定该果蝇基因型是cc还是c,由于引入果蝇乙CC,所以可以选择果蝇甲和果蝇乙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2)如果是基因突变而来则该果蝇基因型是cc,杂交F1代全为Cc,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CCCccc121,即灰身黑身31;如果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的变异,若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则甲的基因型为c0,将甲和乙(CC)杂交,获得子一代(Cc、C0);子一代自由交配,则其C的基因频率是1/2,c的基因频率是1/4,0的基因频率是1/4;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因此子二代的灰身果蝇的概率为1/21/221/21/423/4,黑身果蝇的概率为1/41/421/41/43/16,即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