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师大附中2010级高三调研 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西周的宗法制 B秦汉的郡县制 C隋唐的科举制 D明清的内阁制2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
2、,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一、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二、从寡头政治到民主制度三、华夏:从酋邦到国家四、从宗法制到专制主义3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3、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C.中央政府权威得
4、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7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B. C. D.8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
5、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9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10对右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都没有真正的实施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 B C D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
6、战役 D百团大战1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13“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14祈盼
7、“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6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
8、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B鼓励土地买卖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D禁止开垦荒地17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18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
9、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1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2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
10、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1“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22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3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
11、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24“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
12、初的实践是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山东师大附中2010级高三第三次调研 历史试题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0分,28题10分,29题16分,共5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否则扣23分。26(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1
13、)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 9.11”事件参与空袭南联盟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27(10分)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试说明1929年1933年美
14、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4分)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材料一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此次峰会发表宣言,强调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各国领导人重申了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 新华网(2)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2分)材料二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纵观这些措施,一方
15、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新浪网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2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方针形成的重要背景。(2分)材料二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2)材料二中提到八大路
16、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具体表现及原因。(6分)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3)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分)29(16分)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
17、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指出图中的、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2分)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材料二 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国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
18、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材料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3)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 5 ADCDA 610 AADBA 1115 DDADB 1620 CBDAB2125 ACBCB二、非选择题(50分)26(14分)(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西德与东德等(3分)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
19、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 (3分)(3)特点: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2分)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和恐怖括动的威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4分)27(10分)(1)资本家无节制的盲目生产,产品相对过剩;过度的贫富分化,内需不足;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带来过度消费,导致市场虚假繁荣;疯狂的股票投机,金融市场不稳定;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4分,答出其中
20、3点即可。)措施:加强了社会救济,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2分)(2)加强合作;坚持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2分)(3)加强国家干预;应对危机与重视民生相结合。(2分)28(10分)(1)“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2)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分)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或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等亦可得分。)(2分)(3)继承与发展。(2分)29(16分)(1) 路线:(2分) 影响:
2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4分)(2) 现象:经济全球化。(2分) 因素:新型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或科技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发展的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4分)(3) 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世界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制定合理对策迎接挑战。(4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