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87.50KB ,
资源ID:21416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41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综合集训: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综合集训: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题综合集训(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0合肥一模)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在五四运动中讲演的题目有青岛问题山东与全国之关系日本的野心与中国救亡的关系等。这说明()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山东问题是五四运动导火线C五四运动的实质是反帝救亡D北大成为反帝运动的主阵地C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亡运动,由日本的野心与中国救亡的关系这一讲演题目可以看出其反帝救亡性质,故选C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排除B

2、项;五四运动前期的中心是北京,后期是上海,排除D项。2(2021文山检测)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事件,这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而言,五四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主要是因为()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得更多的国人觉醒,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故选D项;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是在五四运动中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表现,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五四运动的结果和影响,不是原因,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诞生

3、于1921年,与五四运动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3(2021百师联盟新高考)陈独秀说,五四运动是其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是针对知识分子阶层发出的;此后,即转移注意力到劳动人民身上。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显示出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促使陈独秀的思想发生改变C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思想“转移注意力到劳动人民身上”,说明五四运动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重视,故选C项;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始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A项;李大钊最早在中国较为系统地介

4、绍了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陈独秀思想的转变,排除D项。4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逐渐成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B极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A知识分子的行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选A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体现在知识分子阶层在全社会的威望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

5、、D两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知识分子的行动主要针对工人,并不会使农民阶级觉悟得到提升,排除C项。5(2021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五四运动中学生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下表为时人对此事件的看法。这反映了()梁漱溟论学生事件“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俞颂华北京学生之表示与法律本位之受迁“以法律之实质论,(学生)非但无背于法律之精神,且为促进法律本位之元勋”陆才甫学生无罪“其居心之光明磊落,可以质诸天地鬼神而无愧”,因而无罪于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可是侵犯人的,要是出于群众的行动,那就不能这样的说法了(指侵犯他人自由)”康有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学生此举,

6、真可谓代表四万万之民意,代伸四万万之民权,以讨国贼者”A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B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突C新文化运动从更深层面解放了思想D五四运动增强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B梁漱溟、陆才甫和康有为认为学生的爱国热情值得肯定,爱国行为可以原谅;俞颂华认为学生运动是合乎正义的,法律应该为正义事业服务,学生的行为推动法律的发展;于知非认为学生的过激行为是违反法制的;综上所述可知,时人对学生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事件的认识,出现了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突,B项正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学生的爱国行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

7、突,排除D项。6(2021百师联盟新高考)下表反映了党的革命纲领的重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中共“一大”纲领(节选)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纲领(节选)A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B发展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C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D科学解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A由中共“一大”纲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到中共“二大”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说明中国共产党

8、修正了推翻资本家政权的错误分析,明确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革命任务,故选A项;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排除B项;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与发展,排除D项。7(2020章丘四中月考)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时间外交活动结果1917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执行1919年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失败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

9、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达成部分目标1924年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苏联未认真执行1925年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失败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A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从材料中“取消特权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修改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政府还是在各种外交场合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选B项;开启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应该在清朝后期,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盲目追随欧美国家的外交立场,排除C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

10、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排除D项。8(2021潍坊质检)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D推动国民革命开展D根据题干可知,农民运动讲习培养的是“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这就会扩大国民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进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广泛而深入地发展,故选D项;国共两党合作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扶助农工”政策的体现,而不是其目

11、的,排除A项;“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是国民党上述做法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本身就是国共合作的体现,排除C项。9(2021茂名联考)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为国为民,在与时俱进中寻求民族自决之路。从民族自决角度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A重建国家,实现民族完全独立B反帝反封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C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A中共一大纲领提出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二大纲领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两个纲领的共同追求是重建独立民族国家,A项正确;中共二大修改奋斗

12、目标为建立民主共和国,B项错误;国共合作是中共三大的内容,C项错误;D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不是两个纲领的共同追求,排除。10(2020晋城一模)中共中央在国民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受到共产国际的深刻影响B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C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D尚不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C由材料“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可知,中共中央在国民革命后期已经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共产国际,排除A项;开辟农村革命道路是在井

13、冈山时期,排除B项;1922年中共二大上已经明确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排除D项。11(2021株洲检测)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6月,红四军明确宣布“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这些措施的颁布旨在()A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利益B改变土地国有的政策C推动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D增加根据地财政来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都是为了推动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故选C项;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土地政策的合理调整,并非改变土地国有的政策,故B项错误

14、;土地和商业政策的调整并非为了增加根据地财政来源,故排除D项。12(2021海口模拟)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指出:“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A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明确了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C材料“一切帝国主义、军阀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说明毛泽东认识到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欲发动农民参与中国革命,从而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问题,故A项错误;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了反

15、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故B项错误;毛泽东认为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同盟军,且材料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故D项错误。13(2020益阳期末)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大力倡办合作社,年底各种合作社发展到二千四百多个。同年,人民委员会提出扫除文盲的口号,并决定制订国民教育计划,陆续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等二十多种高中级学校。上述措施的推行()A旨在推动城市的武装斗争B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C遏制了“左”倾思想的蔓延D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和性质B材料表明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这有利于巩固政权,故选B项;1933年,“左”的错误还没有占主导,此时仍强调以农村为中心,

16、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变更,谈不上改变社会结构和性质,排除D项。14(2020吕梁一模)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9021950)曾写下这样的诗歌:“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未见如此细雨,最后降临大地今朝离去,何日再回。”这首诗描述了()A藏区人民祥和幸福的生活状态B共产党领导藏区人民进行民主改革的效应C长征中的红军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D汉族和藏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C格达活佛看到“红旗布满了大地”,后又离去,这反映的是1936年红军长征停留在甘孜,红军的民族政策感动了格达活佛,于是格达活佛写下了可以传唱的诗歌,故选C项;当时藏区存在农奴制,人民生活并不幸福,排除A项;格达

17、活佛在世(19021950)时,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3月开始)还没有进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族和藏族”的关系,排除D项。15“二十万军(注:国民党军队)重入赣,风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创作这首充满豪迈气概的词反映出他()A号召民众做好抗日持久战的准备B重视思想动员对革命保障的作用C确定将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D带领全党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B毛泽东用豪迈的语句去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国民党统治) 遍插红旗,迎风招展,故选B项;材料描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动员对革命保障的作用,不涉及确

18、定革命工作的重心问题,排除C项;这首词不能反映中国革命是否找到正确的道路,排除D项。16(2021辽宁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曾刊载一篇报道:“江西省苏为了供给全省各县,特别是边区新区干部的需要,最近连续的开办了几次训练班: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据此可知,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A加速国民革命发展进程B加强工农民主政权建设C为革命中心转移做准备 D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B“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涉及土地改革、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说明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加强工农民主政权建设,并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故选

19、B项,排除D项;根据“边区”可知此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革命中心一直在陕北,没有发生转移,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18题各14分,第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2021衡水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十一条”与国耻记忆自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之后,北京政府、革命党以及社会各界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二十一条”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保存价值。北京政府保存此国耻记忆,既有免责之虑,也有捍卫其统治合法性的功利性诉求;革命党将“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用来证明北京政府的卖国行为,以便进行革命动员;

20、一般新闻出版界则借此刺激民族主义消费,寻求国货消费的合法性。五四运动期间,“二十一条”国耻记忆向卖国贼国耻记忆演变。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与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纠缠在一起。在此语境下,国耻记忆扮演着对普通民众进行救亡启蒙的社会角色。 据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因素。(6分)(2)编写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中北京街头的人物关于“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对话场景。(要求:有人物角色定位,对话连贯,符合逻辑)(8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标题及内容中的“国耻”和“国耻记忆扮演着对普通民众

21、进行救亡启蒙的社会角色”“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二十一条”的背景、1915年前后中国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史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等回答。第(2)问,首先应紧扣设问确定要求编写对话场景的时空、主题和人物角色;然后由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二十一条国耻记忆向卖国贼国耻记忆演变”等信息确定对话的中心意思,应该围绕不同阶层人物对中国外交失败与国耻、中华民族觉醒的角度来设计,同时需要注意人物的话语要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话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即可。答案(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激化;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华

22、民族日趋觉醒;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需要;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刺激。(6分)(2)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人物角色定位不准确,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03分;层次二: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人物角色定位基本准确,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清晰,46分;层次三: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人物角色定位准确,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7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了看似矛盾,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面对列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本

23、可取得众多外交成就,但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被迫放弃签约。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和会期间不仅没有卖国行为,反而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巴黎和会为起点,中国政府还取得了另外一些外交成果:废除战败国旧约,重订平等新约,1921年5月签订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无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各款的平等新约,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1919 年北洋政府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平等互惠,不再给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平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 至1924年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

24、主权;驱逐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 摘编自赵志伟等 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 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

25、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当时取得一定外交成果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不再给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开创完全平等互惠条约之先例”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逐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

26、铁路主权”等信息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黔北之匪”“朱毛残部向湄潭遵义北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特点:妥协性与强硬性交织;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兼具;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原因:北洋政府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外交代表的抗争与努力;民众的抗争;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或列强间的矛盾)。 (6分) (2)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原因: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

27、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 (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进之根本动力也。病态者,即其历史演进途中所时时不免遭遇之顿挫与波折也。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向。若以两民论之,万难得其真相。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惟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不知所变者我,能变者亦我,变而成者依然为我。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深矣,此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冀者,其人虽病,

28、尚有内部自身的生力可以为抗。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观点,如由“ 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深矣,此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冀者,其人虽病,尚有内部自身的生力可以为抗”可知一个国家的历史既向前发展又有曲折;其次,根据观点进行评价,如认可钱穆关于一个国家历史不断发展的观点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表述成文。答案观点:钱穆认为“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推进不免遭遇顿挫与波折,但生

29、力者是历史推进的根本动力”,此观点正确。 (2分)评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抗争和探索,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尤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分)结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分)其他观点:如“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推进之根本动力也”

30、“人类历史演进是曲折前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近代治史者,对东西方历史存在绝对主义倾向”“近代中国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尚有内部自身生力可以为抗”。20(2021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调查近4万字。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序言:介绍了调查背景、内容和方法。因为敌人进攻罗坊,被迫结束了调查。一、八个家庭的观察:细述了傅剂庭等8个家庭的人员组成、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二、本区旧有土地关系:地主富农人数不过百分之六,却占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三、斗争中的

31、各阶级: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手工工人、商人、游民等。四、现有土地分配状况:详述了分田地、分山林等6个方面。五、土地税(又叫公益费)。六、苏维埃:介绍了区政府、乡政府等人员组成情况并指出存在的弊病。七、农村军事化:介绍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红军预备队等情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12分)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0年10月”可知此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兴国调查撰写的背景方面可得出伴随红军和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更好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再根据材料概括兴国调

32、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土地问题、武装斗争问题等。最后进行总结,可从兴国调查对开展土地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加强党的作风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回答。答案说明:伴随红军和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更好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2分)兴国调查包括:地主和富农人口少但是占有土地比重大;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等革命武装组织。(5分)兴国调查通过大量一手材料,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完善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及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影响深远。(5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