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
2、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知识与技能“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
3、”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
4、识。 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 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
5、过程】一、激趣导入 1. 认识神州五号。师问:我们都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那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可以真的飞上月球呢?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神舟五号”吧课件出示图片和简介师小结:2019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19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师:下面让我
6、们通过几幅图片感受一下神舟系列吧。课件出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图片,让大家发现一次比一次的进步。师问:你发现它们的进步了吗?举手回答师小结:载人航天飞行的载人数一次比一次增多,最后只有一个人,而且在太空的时间较短,到了神舟七号,已经可以三个人上去了,而且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有了增加。师问: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对,我们都非常感叹科学的进步,人类的伟大。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下面请同学们把你自己搜集到的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资料,小组内进行交流。2. 揭示课题。 下面就请跟着老师走进
7、课文。3.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2)标注自然段落。(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点击播放课文朗读2.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揽月 绚烂 先驱 猝然 坚持不懈 遨游 鲲鹏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3.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传 奔 曲A教师领读B男女比读三、精读领悟1. 全文共分几部分?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师引导学生从以前中国的飞天梦,现在的飞天技术,将来的更高远的梦想,三个方面去考虑,
8、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1-3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的千年飞天梦想,重点描述了明代的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10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技术.第三部分(第11段):简要描绘了中华儿女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师问: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纵向地分析一下中华儿女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吧?课件出示问题: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引导学生从1到10自然段中,找到描写我国航天领域从想象到尝试到不能再忍再到载人飞船的成功的相关句子指生回答,老师课件出示每一步的概括总结师小结:从最初古人的奇妙想象,这也是当时人们美好的梦想,到后来万户的火箭飞行
9、,当时的人们已经可以大胆去尝试了;再后来有了人造卫星的发射,虽然那时的人造卫星还能载人,但已经有突破的进展了;接着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预示着载人飞船已经不远了,这时的中华儿女已经在艰苦的努力实现人类的飞天;最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我们不止有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神舟号系列一直在突飞猛进。下面我们就带着对载人航天的探索,来具体分析一下课文吧。2.学习第一部分指生朗读第1-3自然段(1)师问:通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是什么吗、生齐答。师小结: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而且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中华儿
10、女在不断地进行着尝试。(2)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师问: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第2自然段写万户的火箭飞行,就是炎黄子孙在尝试自己的美好愿望,从而感受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件出示承上启下师问: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感受到中华儿女那种勇于实践的精神。指生回答。师小结: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华儿女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还富有勇于实践的精神。(3)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通过万户的“火箭飞行”这个例子,来说
11、明中华儿女的实践 精神。 课件出示万户“火箭飞行”的图片 师问:那万户的“火箭飞行”成功了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再读一遍第3自然段,去回答问题指生回答师小结: 万户的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一直震撼和鼓舞着后人。3.学习第二部分(1)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问: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去感受上面说的是万户梦想的失败,而下文却写中华儿女并没有放弃梦想,所以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师小结:这段文字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承接上文,用万户飞行失败的事例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引出下文,说明中华儿女并没有因为失败而
12、放弃飞天的梦想,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2)指生分别读5、6、7、8自然段 课件出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引导学生小组为单位,找出中国取得的成就,然后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每次生就的图片和简介 师小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始突飞猛进,先是1970年4月24日人造卫 星发射成功,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决定实施,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终于又在2019年10月 神舟五号飞船被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的突破。看着这一幅幅壮观的图片,你们是不 是既兴奋又激动呢。 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课件出示句子: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
13、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师问: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最”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国航天技术要实现的目标,面临的巨大挑战。师小结: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这是党中央方面对我国航天技术的努力,那航天工作者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课件出示句子: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师问:这
14、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从“有的有的有的”判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指生回答师小结:“积劳成疾”“华发早生”“猝然长逝”等词语具体描绘了科技工作者忘我奋斗、苦战攻关的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载人航天技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他们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师:在2019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时,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你知道是哪三句话吗?指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师问:杨利伟简单的三句话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最后一句“我为祖国骄傲”中体会神舟五号
15、的成功发射让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师小结:杨利伟简单的三句话,向世人宣告: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充满智慧的国家,这也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及扬眉吐气的自豪感。(3)指生朗读第9自然段师:因为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同时也表明了课件出示句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师问:这句话肯定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能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师小结: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伟
16、大意义,几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技术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4)指生朗读第10自然段 课件出示神舟六号的图片 师解释: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时隔两年,2019年,我国有发射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课件出示句子:2019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师问:第二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航天技术真的有了进步。师小结:“第二次”进一步说明了载人航天飞行取得的重大成果不容置疑。4. 学习第三部分 生齐读第11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
17、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师问: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破折号入手考虑。指生回答师小结:这段话简要描绘了中华儿女有更远更绚丽的梦想,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5.拓展延伸课件出示神舟七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四、课堂总结 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五、课堂练习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遨游( 漫游 ) 瑰丽( 绚丽 ) 鼓
18、舞( 鼓励 )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放弃( 坚持 ) 辽阔( 狭窄 ) 锲而不舍( 半途而废 ) 风华正茂( 风烛残年 ) 六、作业布置1. 抄下并理解文中优美的语句。2. 课下搜集我国航天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同桌展示。【板书设计】 千年飞天梦想: (1-3) 发射卫星成功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圆梦在今朝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 (4-10) “神舟五号”升天 “神舟六号”升天新梦想:更深、更远的天空(11) 【教学反思】千年圆梦在今朝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19课,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在讲授时,要抓住学生对航天技术的兴趣,多展示课前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多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为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也为实现这些梦想的科学工作者敬佩。同时布置下让学生去观看神舟系列航天飞行的视频,去感受那种壮观的场面,同时把现代的飞天技术和以前的飞天梦想,进行比较,去突出现在的成就来之不易。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