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原因蒋介石为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共力图争取和平,制止内战。(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实现政治民主化。2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解读与点拨“重庆谈判”阐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
2、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深化探究1材料 图一图二问题:(1)图一中的磨刀者是谁?该图片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1初期战况(1)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计划。(2)1947年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的重点进攻。解读与点拨“重点进攻”解读: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于1947年采取的战略,指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山东和陕北解放区,以取代1946年采用的全面进攻战略。重点进攻最终遭到失败,被迫转入重点防御。2战略反攻19
3、47年夏,向国统区发起战略反攻,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3战略决战(1)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锦州,围困长春,攻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解放长江以北中原地区。(3)平津战役:1949年1月,东北、华北野战军,解放平津等华北地区,北平和平解放。(4)意义: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解读与点拨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而不是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深化探究2材料 见右图问题:(1)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首先发起辽沈战役?(2)概述图片所反映的重
4、大事件的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战争胜利(1)渡江战役,解放南京。(2)进军全国,解放中南、西北、西南等地区,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3)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建国(胜利标志)。2胜利的意义(1)国内中国人民结束受奴役的历史,从此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前提。(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读与点拨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合作,基本推
5、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一次分裂导致了十年对峙;第二次分裂导致了三年内战,台湾至今尚未回到祖国的怀抱。深化探究3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问题:(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有哪些?(2)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答案深化探究1(1)蒋介石。实质问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2)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政治
6、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深化探究2(1)东北战场兵力对比解放军占优势;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可以粉碎敌人战略收缩企图;东北决战结束后,可支持华北、华东作战;可用东北地区工业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2)背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深化探究3(1)事件: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2)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