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 ,大小:83KB ,
资源ID:21310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31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下语文赏析墨梅_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下语文赏析墨梅_苏教版.doc

1、墨梅赏析王冕的墨梅是一篇老课文了,与石灰吟一起,作为古诗两首以前就在苏教版第十册教材中出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可这学期我拿到国标本教材一看,怎么变了呢?“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印刷错误,还是版本不同,我疑惑了。学生们也发现了,纷纷说书本上的是错了,还拿出了证据,因为他们手头的古诗文读本上就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比较一下,的确旧的版本似乎更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花当然是用“朵朵”形容;“颜色好”符合诗意,读着也更顺口;“只留”既符合诗意

2、,也与石灰吟中的“要留”相仿,都是赞颂的高尚的品格。可是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编者是不会轻易地作出改动的啊?算了吧,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到底谁是谁非,回到家,我赶紧上网,想查个究竟。可是各种说法很多,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突然想到王冕是一位画家,这是一首题画诗,只要找到那幅墨梅图也就真相大白了。于是输入“王冕墨梅”一敲回车,出来十几张墨梅图,终于找到了那张王冕题诗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原来书上真的是改对了。 可是为什么用“个个花开”而不用“朵朵花开”,这还要求助于网络。还别说,真的就找到了答案。“个个花开”,图上是繁体,写作“箇箇”,应该与竹子有关的。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史记货殖列传说“竹竿万个” 后引申为物量词。(现今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杜甫的“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用于计算星星,那么,在这首诗中,用于计算花朵也就不足为奇了。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而“留”改成“流”,则是表现出清香之气弥漫在空中的感觉。也算是着一“流”字而境界全出的感觉。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