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调棍剩宜垃圾坑填订秃萎贸摊贩罚我会读:调查木棍剩下 适宜调解铁棍剩余 便宜垃圾树坑填满 订立枯萎集贸摊贩 处罚读词语:多音字:强调调查度量倔强调节重量什么是调查报告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而写出来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提供研究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1)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春天(发芽、长满绿叶)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2)有感情地朗读。理解
2、感悟课文:2.学习“调查”部分:(1)默读这部分中的第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2)默读这部分中的第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用步量法测量了树间的距离和种树带的长度。统计了新种树的总量、成活树和死树的数量。考察了周围的环境,还画了图,拍了照。(3)小组交流汇报所划的内容,并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默读“分析”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3.学习“分析”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
3、: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小树非正常死亡多。生长环境差。4.学习“结论”部分:(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对吗?(2)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结论是: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结论是对的。假如没有了树,将会是如下后果:1.陆地沙化,生态系统会严重打破。2.气温会变热,空气会变少,植物的氧化作用会消失。3.夏天少了很多阴凉的地方,人们出行会很麻烦和痛苦。冬天风沙会很大。4.紫外线指数会升高。会诱发疾病。5.地球会变得像个老人,没有绿色的生机。6.风不调雨不顺。5.学习“建议”部分:(1)齐读这一部分。(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小结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哪些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拓展实践交流资料,尝试练笔1.交流:用文中调查的方法调查零花钱的使用做好记录,分析原因。2.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确定关心的问题。3.回顾写调查报告的步骤与方法。4.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