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练16一、选择题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搅拌、离心,上清液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沉淀物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A错误;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B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注入自身的DNA
2、,子代噬菌体的DNA会含32P,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正确,D错误。答案:C2如图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错误的是()S型R型R型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双球菌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结果1中有S型细菌,也有R型细菌,因为只有部分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菌的DNA被DNA酶降解后将不会使R型菌发生转化,因此,结果2中全部为R型菌,D正确。答案:
3、B3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由于病毒没有细胞
4、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病毒利用螨虫细胞原料进行增殖;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答案:A4(2020石家庄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与嘧啶碱基比例不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可以直接表达出产物荚膜多糖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S型菌DNA整合到R型菌内属于基因重组解析:DNA为双链,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
5、中虽然整合了S型菌的DNA片段,但嘌呤与嘧啶碱基比例不变,仍然是1,A正确;DNA中的基因表达产物为蛋白质,不会直接表达出多糖荚膜,B错误;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有多个基因,也就可能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S型菌DNA整合到R型菌内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B5(2020阳江模拟)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已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B将已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
6、记的细菌混合培养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外,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物中。题中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故该实验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A正确。答案:A6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下列关于该实验及其他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B先用含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
7、噬菌体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充分证明了R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解析:14C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被14C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细胞外,所以检测到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也含放射性,A正确;先用含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T2噬菌体,B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该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C错误
8、;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D正确。答案:C7最近某科研小组在某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新型病毒,为了确定该病毒的分类,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如下讨论,正确的是()A甲的方法是检测病毒增殖时产生酶的种类,若有DNA聚合酶,则为DNA病毒B乙的方法是检测病毒核酸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数量,若嘌呤数嘧啶数,则为RNA病毒C丙的方法是用含放射性尿苷的宿主细胞培养,若子代病毒有放射性,则为RNA病毒D丁的观点是分析该病毒的变异频率,若病毒的变异频率较低,则该病毒为DNA病毒解析:对于逆转录病毒,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进行逆转录,形成DNA.再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9、因此,若增殖过程中产生了DNA聚合酶,只能说明该病毒在增殖过程中,进行了DNA复制过程,并不能判定其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而DNA通常为双链,RNA通常为单链,但在少数病毒体内也发现了单链DNA和双链RNA,根据嘌呤数嘧啶数,不能判定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B错误;尿苷中的尿嘧啶是RNA特有的,若子代病毒具有放射性,说明该病毒一定为RNA病毒,C正确;双链DNA或RNA的变异频率低于单链DNA或RNA的变异频率,因此,变异频率只能作为判定核酸是双链或单链的证据之一,不足以确定核酸的类型,D错误。答案:C8给对照组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以
10、突出实验实施的处理因素与实验所研究因素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衬托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这样的实验为条件对照实验。分析图示对照实验的流程及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非细胞分化的结果B该实验反映DNA被降解后将不具备遗传功能C提取出来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会影响S型细菌的数量D实验一为条件对照组,实验二为实验组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正确;从实验二的结果可知,DNA被降解后将不具备遗传功能,B正确;当量一定时,提取出来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越高,S型细菌的DNA就越多,对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有利,C
11、正确;根据条件对照实验的定义可知,实验一为实验组,而实验二为条件对照组,D错误。答案:D9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双链DNA病毒。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而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发现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放射性。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某些子代T2噬菌体会同时含有32P和35SB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集中于离心管的沉淀中C该实验表明T2噬菌体能利用大肠杆菌的物质进行增殖D该实验表明噬菌体的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并控制生物性状解析:根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可知,仅有一少部分的核酸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根据实验
12、结果,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放射性,可以说明所有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放射性同位素35S,A、B、C正确;该实验可以表明噬菌体的DNA控制生物性状,但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0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丙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乙中的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甲中的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_。 (4)仅有图丙的实验过程,_(填“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
13、物质,原因是_。 解析:(1)32P标记的是(磷酸基团),(肽键)不含S,有些R基含S,故35S标记的是R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是单独观察生物体内每一种化学成分的作用,而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这是它被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以便观察放射性存在的部位。(4)图丙实验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1)(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4)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11下图是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示
14、意图,SIV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此种核酸不具有mRNA功能,写作RNA;具有mRNA功能的RNA,写作RNA),其RNA与核糖核蛋白(RNP)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体,RNA蛋白质复合体外面是病毒的囊膜,囊膜上还分布有形态不一的蛋白突起(如HA、NA、M等)。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时,进入宿主细胞内部的成分是_。(2)图中过程还需要的物质有_。(3)过程和形成的蛋白质分别是_和_,后者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_的加工,最终定位到宿主细胞膜上。(4)推测过程中的RNA是以病毒RNA(RNA)为模板先合成_再以其为模板合成子代猪流感病毒的RNA。子代猪流感病毒
15、的囊膜来源于_。解析:(1)由题图可知,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时,进入宿主细胞内部的是RNA蛋白质复合体,即其成分是RNA和蛋白质。(2)图中过程是合成mRNA的过程,需要的条件有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ATP等。(3)过程形成的蛋白质会与SIV的单股负链RNA结合成RNA蛋白质复合体,因此是RNP(或核糖核蛋白),过程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终定位到宿主细胞膜上,所以为HA、NA、M等(或蛋白突起)。(4)由于SIV的单股负链RNA不具有mRNA功能,可推测过程中的RNA是以病毒RNA(RNA)为模板先合成RNA,再以其为模板合成子代猪流感病毒的RNA。题图显示子代猪流感病毒的囊膜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答案:(1)RNA和蛋白质(2)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ATP等(3)RNP(或核糖核蛋白)HA、NA、M等(或蛋白突起)内质网、高尔基体(4)RNA宿主细胞的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