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55.50KB ,
资源ID:21244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24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高一历史测试:必修二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高一历史测试:必修二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2).doc

1、必修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年宁波期末)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A.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解析:A图片信息体现了生产工具由骨制到铁制的演变反映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2011年上虞调研)如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A.西汉B.东汉C.北宋D.元朝解析:B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了冶铁生产效率。3.(2012年泰安岱

2、岳区模拟)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解析:B“夺得千峰翠色来”是描述青瓷的诗句,故答案选B。4.(2012年宁波期末)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限制商人C.禁止经商D.反腐倡廉解析:B根据材料西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为官,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政策。5.(2012年泰安岱岳区模拟)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

3、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微澜”应该是指区别于自然经济的新经济,根据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商品经济活跃可知B项正确;A、C和D项最早是在明朝出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6.(2012年黄埔区期末)如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 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4、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解析:D14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互不了解,所以欧洲人把遥远国度的人想象成奇形怪状的人。7.(2012年太原调研)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A.当地盛产白银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不用白银做货币D.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解析:D1603年时,新航路已开辟,西班牙走在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前列,从美洲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导致物价上涨,引发价格革命,D项符合题意。8.(2012年枣庄期末)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

5、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解析:C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9.(2012年乌鲁木齐一诊)“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

6、.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解析: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这是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D两项不是“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10.(2012年松江期末)下面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中应分别填上()A.瓦特、电力B.贝尔、电汽C.瓦特、电气D.贝尔、电气 解析: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等人发明的电灯、电话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7、,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11.(2012年潍坊一模)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750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3.128.034.153.662.063.0中国32.833.329.819.712.56.2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A.B.C.D.解析:A仔细观察表格数据,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制造业份额要高于西方,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后,两者的差距不仅

8、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排除。由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制造业所占份额的变化可知正确,而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又导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异常艰难正确。12.(2012年温州五校联考)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学生

9、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和所学史实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而一战结束以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快陷入困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3.如表反映了()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330.336.3A.新中国已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一是注意时间是1960年和1962年,再

10、就是注意三者比例的变化,从表中可看出农、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这是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14.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施土改B.建立农业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析材料“邓小平指出”“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等信息

11、可知,重大举措应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实施土改在新中国成立前后;B项是1953年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项是在1958年,A、B、C三项都没有材料中所述的意义和作用。15.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产品单位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1952年1992年钢万吨92.315.8135.08 000.0粮食亿吨1.51.11.634.42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C.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

12、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析: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故D项理解错误。16.(2012年聊城五校联考)“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思想观念转变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和所学

13、史实表明中国人对待学习西方技术的态度由开始的敌视而转为接受,客观上又反映了世界近代发展的潮流。但不能反映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D项符合题意。17.(2012年宁波期末)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解析:D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这反映了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本题选D项,其他几项说法本身有错误。18.罗斯福

14、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对记者们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大夫”这个内科专家把美国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这主要是指()A.美国经济得到恢复B.社会矛盾基本解决C.生产关系暂时调整D.经济危机得以避免解析:A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根据材料“新政大夫”“急性内科病”分析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有误。19.(2012年淄博五校联考)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

15、采取的类似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奖励农民,调整农产品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还有“拉动内需”和所学史实应该是指罗斯福采取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内市场,拉动消费,促进生产恢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0.(2012年温州五校联考)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

16、,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解析: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苏俄”还有“1922年”的时间以及农民感到幸福的信息可知指的是列宁施行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A、C两项中措施都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项为赫鲁晓夫改革内容。21.(2011年合肥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槽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建设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判断,当时的西方处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而苏联正在实施“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故“独特实验”指的是计划经济建设。22.(2011年临沂期末)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的“炉边谈话”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现的是()A.“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D.“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二战后美国建立

18、了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推进贸易的顺利发展。23.(2011年潍坊模拟)世贸组织规定,成员方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A.是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成员方的利益C.利于美国攫取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能力。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的规范化。A、B、C三项与题意无关。24.(2012年滨州调研)英国首相布朗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上表示,旧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已经结束,新的经济合作体系则从现在开始。下列对旧的国际金融体系表述正确的是()确立了美

19、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标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来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A.B.C.D.解析:C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考查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关贸总协定,排除含的选项。25.(2011年长沙检测)如表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国家/年份19911997200120052009美国157175186175140欧盟134155143157152日本1191121058168中国04111534其他4710263345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B.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

20、济全球化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解析:C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从美国、欧盟、日本所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可知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26.(2012年奉贤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 19世纪 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

21、,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材料中的“奴隶”和“老爷”分别喻指什么?(4分) (2)从材料看,托克维尔运用了哪些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6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14分)解析:第(1)问,19世纪 30年代的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这个城市的两大阶级。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如“奴隶老爷”“富裕贫穷”“文明的奇迹”“肮脏”等。第(3)问需充分运用材料和史实,观点清晰,叙述完整、流畅

22、。答案:(1)工人和工业资本家。(4分,写富人与穷人可得 2分)(2)从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分化以及环境问题等视角。(6分)(3)本小题采用 SOLO评分法。(14分)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 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113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视角,如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文明的面貌,但并非是直线上升,而是进步与倒退并存;工业革命是一次文明的转型,孕育着希望,也伴随着痛苦。论述:观点清晰;论述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

23、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0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工业革命的作用与弊端;工业革命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中的文明与野蛮。论述:观点较清晰;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叙述:观点不清晰;仅能列举史实。答案 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27.(2012年济宁检测)美国

24、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在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中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材料二材料三在全球化潮

25、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最突出的体现是什么?(2分)20世纪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阻碍了全球化进程?(6分)(2)据此有人说,当今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请你说明理由?(6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4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6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2分)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中第二阶段的时期作答;从20世纪的重大事件分析阻碍全球化的因素。第(2)问,要从全球化的实质和发达国家的优势等方面分析。第(

26、3)问,由关键语句“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可判断与西方侵略有联系;由时间限制“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可分析此时期的重大事件。第(4)问,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要积极应对。答案:(1)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2分)事件: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两极格局对峙,意识形态对立。(6分)(2)理由: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资本、发达的科技(垄断世界金融、科技市场);凭借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6分)(3)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实施科教兴国。(6分)(4)认识: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等。(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