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2古诗词三首1.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先说说三首诗词的大意,再试着想象每首诗词所描写的景象的不同。_2.全班交流:(1)乡村四月一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_乡村四月一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达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2)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两句意味深远,你从中体会到什么?_(3)渔歌子词中的人物为什么“不须归”?_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渔歌子词中的人物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乐其中而不思归,表明词人已经领略人生的乐趣,所以“不须归”。1.辨一辨,再组词。塞()
2、若()衰()耕()寒()箬()蓑()耘()2.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_ 川:_子规:_句意:_.(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_供:_ 傍:_句意:_(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箬笠:_ 蓑衣:_ 归:_句意:_.3.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从春、夏、秋、冬中选择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里。(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冬秋春4.想一想,填一填。(1)我能从“_,_”中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2)我能从“_,_”中想象出小孩在树下学习种瓜的场面。(3)我能从“_,_”中感受到花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本课,我们继续通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展开想象,学习了三首古诗词,了解了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词的特点,并从诗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田园风光的_之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