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
3、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重难
4、点: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学生准备:故事背景 聂荣臻 美穗子的有关资料 课前活动:跟着音乐齐唱抗战歌曲。 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聂荣臻,齐读(正音)。他对新中国的贡
5、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聂荣臻吗?师补充相关资料。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 2、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题目)。 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发起了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团大战”。 当时晋察冀军区的攻击重点是井陉煤矿和娘子关。战斗一打响,战士们势如破竹般扑向井陉煤矿守敌,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尚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猛轰,矿区顷刻间变成了
6、一片火海。 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忽然半倒塌的日式房子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毫不犹豫地冲进烈火中,背出了两个小姑娘和她们奄奄一息的父亲她们的母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急救包抢救,但两个孩子的父亲东王舍车站日本副站长加藤清利终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八路军前线的包扎所里。两个孩子成了孤女!这就是本课中讲到的两个日本小姑娘。 二、检测交流,巩固基础前置作业。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生字。听写: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
7、送往日军驻地。)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到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聂将军的救命之恩。40年后这感人的一幕,是缘于40年前那无私、仁厚的付出。今天,让我们回到1940年,去真切感受那感人的一幕幕。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昨天布置了前置作业:你认为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请小组交流,时间8分钟。 全班交流: 第二段话:救出 预设:A、“立即”“送”表现了聂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 B、先理解“杀害” 再理解“残忍” 师: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 师补充
8、: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 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 C、理解“伤害”:使人肉体或精神受到损伤。这只有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才能做到呀!而聂将军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菩萨!这是因为 理解“受害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 D、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指导朗读:我们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小结:透过文字的背
9、后,你体会到了聂将军有着怎样的心肠和怎样的品质?板书:慈善仁义、博大宽广】 因为聂将军( ),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第三段:照料 A、【正面描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 特别补充:八路军在太行山以后,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之前,生活非常紧张,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工资是一个月十块钱。一次,他竟花了八块买了一只猪蹄,送给八路军参谋长左权,给她的爱人下奶。因为吃不饱,左权的爱人不下奶,小婴儿宝宝没奶吃,饿得整天哭不久,左权的爱人怕给部队添麻烦,就背着彭德怀偷偷离开了部队,转移到老乡家(在这种情况下,聂将军“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人物形象是不是更高大了?) 【正面描写】问名字、
10、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 B、【侧面描写】 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 一开始是“惊恐”不拘束后来拽着亲热 , 从“抱起、马上、慈爱、亲切问、”这些词语看出聂将军的亲切、慈善、和蔼、可亲 【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 】 联系下文第四段:聂将军要把两个孩子要送回日军指挥部,然而,这里毕竟是战场,会有很多危险,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将孩子送回,对孩子关心,慈善心肠。 (板书:送回) 师:两个孩子还会有什么危险?可能(让学生加以想象) 现在的两个日本小
11、姑娘已经和聂将军亲如一家了,聂将军却坚持要送回日军驻地,聂将军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将来。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第五段:信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PPT出示信的内容: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土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军队?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道理? “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这句话与前文照料两个日本孤女呼应。 八路军最讲仁爱,最讲正义,办事负责,有始有终,又表示了八
12、路军抗战到底、直至胜利的坚强决心。) 人:聂荣臻至仁至义的品质,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义正言辞,不卑不亢。 军队: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不畏强敌,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精神:国际主义,保家卫国,艰苦奋斗。 道理:我们的抗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了人类的和平。对待敌人,我们要斗争到底,(我想起了雷锋的一句话: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对待无辜的人民,哪怕是俘虏,我们要 小结:片言只语,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元帅的风采!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最后一段: 过渡: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妹妹不幸死去,美穗子由亲
13、友抚养大。40年后是怎样的机缘巧合,美穗子来到中国?(生谈资料)板书:感恩 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位抗日老战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将这段故事公之于众,引起了热烈反响。日本媒体对聂将军在40年后还记挂着日本小姐妹十分感动,很快就找到当年的姐姐美穗子。就这样怀着激动与不安,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这天他们终于在北京饭店相聚了 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一家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接待。人民大会堂。美穗子终于见到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聂荣臻将军。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心中无尽的感激!他们互赠了珍贵的礼物。
14、4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四、总结升华。 1、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40年后,从战火中走出的他们,今朝又相聚。 PPT显: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座桥梁,这桥的两边便是中日两国人民。 是一条纽带,系着的是善良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向往和平的心。 所以,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 2. 劫后余生的美穗子一直怀着报恩之心与中国交往。由于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她受到日中友协全国本部的表彰,被选为日中友协都城支部的理事。 2、小结:师:如果说,将军救孤女的善举是一粒种子,那么,由此而缔结的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便是这种子开出的鲜花!愿这朵扎根于战火之中,用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花越开越艳!远离战争,和平友谊,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五、课后拓展 课后3题。提示: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刻画。板书: 救出 慈善仁义 照料活菩萨 博大宽广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至仁至义 送回 中日友谊的使者 国际主义 感恩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